央行票据交易管理办法“落地” 上海票交所12月8日试运行 43家机构参与试点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12-08 09:24:39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12月8日,由央行筹建的上海票据交易所将于12月8日迎来试运行。而为了防范票据交易市场风险,就在此前两天,央行印发了《票据交易管理办法》。据央行11月初发布的224号文显示,于12月8日试运行的上海票据交易所系统第一期试点机构有43家,其中有35家商业银行,2家财务公司,2家证券公司以及3家基金公司。
值得关注的是,央行筹建票据交易所速度可谓神速,《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今年5月,数位央行负责人以及一些做市银行的票据部代表成立团队筹备票交所,计划于今年11月上线;今年9月7日,央行下发《关于规范和促进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发展的通知》(银发[2016]224号,简称224号文),大力推广电票;11月2日,央行办公厅下发 《关于做好票据交易平台接入准备工作的通知》 (银办发[2016]224号,简称银办发224号文),推进纸票电子化,并明确票交所一期系统在12月8日上线;近日,已经完成筹备的上海票交所下发《纸质商业汇票信息登记操作规程》,主要对金融机构在票交所办理各种信息登记和业务处理的详细规定。
“此次票据管理办法是票据市场的一份重要的规范性文件,为后续票交所的各项业务规则的制定奠定了基础,加速票据市场的电子化,保障票据市场的有序发展;办法将简化票据业务的繁琐手续,引入新名词、新概念,为票据市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票据市场的业务模式创新打下基础;过渡期业务仍然按照银办发224号文执行,后续才会正式施行,为各家机构调整业务人员、模式、规定等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在解读央行下发的票据交易文件以及上海票交所试运行状态时,普兰金融相关负责人接受本报专访时分析指出。
据记者了解,央行印发的文件对票据市场的参与者、票据市场基础设施、票据信息登记与电子化、票据登记与托管、票据交易、票据交易结算与到期处理等进行规范。其中法人类机构包括银行金融机构总行及其授权分支机构和非银金融机构;非法人类机构则包括金融机构等管理的各类投资产品以及由中国人民银行审批确定参与者。上海票交所的四大职能则包括组织票据交易,公布票据交易即时行情;票据登记托管;票据交易的清算结算;票据信息服务。
尽管目前的票据市场基础设施是上海票据交易所,有业内人士预计,未来票据市场基础设施将不止上海票据交易所一个。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