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深港通开启 温州民资未跟风

作者:徐超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12-05 17:06:40

摘要:随着12月5日深港通开启,温州民资会不会再次大举入市备受外界关注。温州商学院金融学院院长杨福明认为,深港通的启动,对温州民间资本的投资吸引力不大。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徐超 杭州报道

随着12月5日深港通开启,温州民资会不会再次大举入市备受外界关注。温州商学院金融学院院长杨福明认为,深港通的启动,对温州民间资本的投资吸引力不大。

民间资本充裕的温州对市场尤其敏感,一度被视为中国民间资本投资的风向标。不过对于此次深港通,杨福明表示,温州作为中国民间资本最为活跃的区域,深港通的启动,对于温州民间资本的吸引力有限,至少不会发生类似炒房等的跟风投资。

温州民间资本先前尽管有炒煤、炒房等实物性投资的辉煌战绩,但2011年以来爆发的区域金融风波给民间资本造成了重大创伤,民间资本集中和集聚的效率大大下降。 按照《温州蓝皮书:2016年温州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的数据,截至2015年6月末,温州辖内企业的民间资本规模应为7468亿元,金融风波给温州民资造成了近1800亿元的损失,实际流动性民间资本降为5700亿元。资本的大幅缩水,加之当前实体经济的疲弱,使民间资本投资变得谨慎。今年以来北上广深以及杭州等城市的房价上涨,温州房价相对稳健就是明显的证明。

此外,2015年证监会对股市配资的严厉监管,导致中国股市的剧烈波动,也使一些转战股市的民间资本遭受损失,温州民间资本对股市的投资也更加顾忌。而且,深港通与沪港通一样,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及证券账户、资金账户余额合计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的个人投资者,这种较高投资门槛设定,阻断了部分小额投资。加之温州民间资本的来源主要为企业经营中游离出来的部分流动性资本,传统上偏好对实物资产投资,所以,预计深港通的启动,对温州民间资本的投资吸引力不大。

当然,深港通对于温州本土民间资本的撬动效应有限,但也并非无积极效应,对于偏好实物投资的温州民间资本来说,有机会和渠道直接参与国际资本市场,从而熟悉国际资本市场规则,历练国际市场投资经验,培育现代金融投资理念,增强投资风险意识,都有积极意义。温州商学院金融学院副院长陈习远表示,对大部分的投资者而言,香港的股票市场是一个更开放的市场,一个再融资效益非常高的市场,它能为特定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标的,支持更多的交易策略。不过,深港通在带来更多投资机会的同时,也存在着更大的风险,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慎重投资。

陈习远说,深港通及已经运行的沪港通与香港资本市场的融合,短期会存在一定的冲突与矛盾,因为互联互通并不会改变市场的规律与交易习惯,两地制度上的差异也在所难免,需要一定时间的磨合。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