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股大象起舞:是终结还是开始?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11-23 16:33:09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肖君秀 深圳报道
保险股表现出久违的活跃,近日连连领涨大盘。11月21日、22日,中国人寿(601628.SH)分别大涨7.79%、5.32%;成交每天达16亿以上,与此前2亿、3亿相比出现大幅放量。其他保险股也都出现了类似上涨趋势和放量。那么,作为市值数千亿保险大蓝筹突然被资金追捧,市场人士纷纷对此晕头转向,“什么情况?保险股竟然狂飙了!”“保险股低估了,跨年行情来了?”……
那么,对于保险行业来说,近期是否有重大的消息呢?10月21日,保监会表示将加强保险机构投资能力监管,此前因浙商财险前员工涉嫌“老鼠仓”被立案。这事件对行业说更多是警醒和规范,更谈不上利好。此外,有市场传言称保险业税收优惠政策将落地。这个消息的确是利好,但是只是有影无踪,这两天并没有相关消息。
华南一家上市券商保险业分析师称,主要是保险股处于价值的低洼地带,当市场上中小板已经涨幅较大时,一些机构有增仓、调仓的需求。
保险业今年的业绩一直承压,东吴证券分析师丁文韬在近期报告中称,未来寿险业绩仍有下行压力,一方面利率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仅2.7%;同时高收益固收资产缺乏,而保险负债端的资金成本尚未开始显着下降,保险公司利差空间受到挤压。另一方面国债利率750天移动平均快速下行,准备金折现率下调则准备金上升,侵蚀保险公司2016-2018年利润。
低利率时代,保险公司的收益也大打折扣,从而使寿险业今年业绩大受影响,今年前三季度上市保险公司净利润下降32%,今年上半年降幅为36%。
低利率使得保险收益下降,导致业绩下滑,而业绩下滑又反过来作用股价。保险股今年就处于这样的泥淖之中,远远跑输大盘。但是转瞬间对保险股的悲观情绪一扫而光,市场逻辑开始发生变化。
“目前A股站上了3200点,创下10个月来的新高。保险股业绩也受股市很大影响,现在股市好了是不是表明保险股的价值提升了,那么保险股是不是低估,是时候出手了呢?”深圳一位投资公司投资总监对记者称。
本报记者了解到,最近一些机构纷纷收到券商对保险股的推荐。那么,券商为什么转向看好保险股呢?丁文韬认为保险股估值处于历史底部,目前长期国债收益率2.7%—3.0%,即使大保险不配置风险资产仍享有约1%的利差,利差损概率很低。同时,1.6%左右的新业务成本将驱动未来总体负债成本继续下行。长期来看上市保险公司凭借负债资金成本低的优势,在低利率环境中仍将保持较强盈利能力。
当保险股大象起舞之时,市场看法分歧开始加大,是代表股市行情开始真正起步,还是已经处于这轮股市尾声?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周一保险股出现比较大的上涨,周二银行股盘中也出现拉升。只有当大量资金进入的时候,才会有比较大的行情。现在很多资金存在加仓的压力,年底之前出现了一波较好反弹,低仓位的资金就会被动选择加仓,这会带来蓝筹股的进一步上涨。
数千亿市值的大盘保险股开始暴力上拉,看来与业绩和基本面没有太大关系,而是与资本市场情绪的变化,目前看多的力量在增加。
不过,大涨两天之后,11月23日,中国人寿下跌1.19%,成交量也大幅减少仅接近7亿。其他保险股也都绿盘收场。这是拐点,还是调整?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