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抢占未来制高点
刘珊珊
11月14日上汽集团正式发布的公告,向外界宣告上汽已与奥迪在“光棍节”牵手。悬而未定的传闻以这样的方式得到证实,一时间成为汽车圈内广州车展前最大的谈资。
根据这份谅解备忘录的内容,未来将在双方的合资企业上汽大众引进奥迪品牌产品进行制造、销售,并向中国消费者提供新能源汽车、智能互联移动出行服务的可能性进行探讨,从而进一步深化与德国大众的合作。
奥迪的“二婚”再一次印证了“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的老话。在德系三强的竞争中,无论是在产品规划、发展走向还是销量数据上,奔驰的进攻愈发咄咄逼人,宝马依旧按照既定的步调稳步前进,战略防御中的奥迪则“二嫁”上汽,期待靠“两个婆家”在中国市场实现新的突破。在竞争局势愈发胶着的新形势下,对未来发展各有考量的ABB计划怎样走好下一步棋?
本届广州车展上,ABB不约而同地放出了大招。
一直以来,宝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努力值得称道。不过,本届车展上,德系三强中新能源领域的焦点却成了奔驰。首款纯电动SUV概念车Generation EQ的亮相,让奔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终于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戴姆勒子公司Accumotive电池工厂也将于2018年正式开工。
不仅如此,奔驰还祭出回马枪,在推出加长轴距E级之后,又计划将标准轴距的E级引进国产。广州车展上,标准轴距E级车型正式首发。这无疑将成为奔驰销量飙升的一剂强心针。此前,已经上市的全新一代奔驰E级上演了一段与C级换代后极为相似的逆袭之路。上一代车型被奥迪A4L和宝马3系远远抛在身后的奔驰C级,换代之后销量稳步攀升,而最近3个月的销量更是实现了对宝马及奥迪两位竞争对手的连续超越。而有着同样处境的E级换代后的反弹趋势更为迅猛。数据显示,奔驰E级在今年前7个月的月均销量只有不足2800辆,而上市之后的第一个完整月度,销量就已经突破8000辆。
面对来势汹汹的竞争对手,稳字当头的宝马则将本土化的战略推向深水区,国产车型的产品阵容继续壮大。本届广州车展,宝马迎来国产1系三厢版的首发,这也是宝马在中国生产的第5款国产车型。而在一年前的广州车展上,宝马城市新概念轿车曾进行全球首发。
而人们对于奥迪的关注,不仅仅是其在广州车展带来的A4 Allroad国内首发以及“首款中德联合研发、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插电式混和动力车型”奥迪A6L e-tron的正式亮相,还包括下届车展是否将会有“两个奥迪”的猜测。而从销量来看,近两年来,奥迪在中国市场的增速呈放缓趋势。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10月甚至成为奥迪销售最差的一个月。今年10月,奥迪批发量仅为4.72万辆,下跌8.6%。其中,奥迪A6L、A4L10月份的产销均为负增长。
事实上,奥迪增长趋势的放缓并非刚刚开始。今年1-10月,奥迪在华销量共计48.73万辆,同比增长5.7%,占全球销量的31.24%,中国市场销量贡献占全球三分之一的“红线”已破。而再往前的2015年,奥迪甚至出现了进入中国26年后的首次负增长——在华销量57.09万辆,同比下滑1.4%,奥迪在华保持第一的压力越来越大。这样的市场状况也促成了奥迪在华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相比之下,奔驰的销量可谓一骑绝尘。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奔驰在华销量为4.22万辆,同比上升27.6%。奔驰在华前10个月销量同比劲增29.3%,达38.7万辆,已经超过2015年37.35万辆的年销量。据了解,奔驰已经开始控制今年的销量,多地奔驰C、奔驰E、GLC均无车可售,订单甚至已至明年3月。
宝马则继续按照既有的路线发展。今年1-10月,宝马及MINI品牌在中国市场共计销售42.33万辆,同比增长10.2%。“集团旗下所有高档品牌都为这一成绩做出了贡献,我们深信这一趋势将延续至今年年底。”宝马集团负责销售及市场的董事伊恩·罗伯森表示。
就在上汽方面发布公告的当天,奥迪通过大众中国对外发表声明。在这份题为《奥迪绘出中国业务发展蓝图》的声明中,奥迪表示已与一汽集团勾勒出未来10年的共同发展蓝图。未来5年奥迪与一汽集团的合资公司一汽-大众将国产5款奥迪e-tron车型,其中包括续航里程超过500公里的纯电动车型。至2025年,奥迪将同一汽-大众在所有量产车型细分市场都至少提供一款电动驱动的国产SUV和三厢车型,通过e-tron车型实现6个最大细分市场的全覆盖。
在这一十年商业计划框架内,奥迪还承诺将与一汽-大众的生产研发部门深化在电动车领域的合作。奥迪与一汽集团明年还将共同成立一家移动出行服务和数字化服务公司。
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着眼于未来,正成为ABB之间较量的新的最大的看点。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