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宠后弃,特朗普为何遭媒体“绝杀”?

作者:赵灵敏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10-27 10:40:29

摘要:此次美国大选的一个奇特现象是,主流媒体几乎一边倒的支持希拉里,连历来很少表态的《外交》杂志和《大西洋》月刊、一向持中立立场的《今日美国报》也都破例发声,甚至一些一向支持共和党的保守派报纸,这次都表态支持希拉里。

先宠后弃,特朗普为何遭媒体“绝杀”?

赵灵敏

此次美国大选的一个奇特现象是,主流媒体几乎一边倒的支持希拉里,连历来很少表态的《外交》杂志和《大西洋》月刊、一向持中立立场的《今日美国报》也都破例发声,甚至一些一向支持共和党的保守派报纸,这次都表态支持希拉里。共和党“票仓”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晨报》二战前便开始支持共和党,这一次却视希拉里为“唯一严肃的候选人”。截至10月16日,美国日发行量100强的报纸当中,公开支持希拉里的报纸已达43家,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大报,支持特朗普的媒体几乎为零。直到10月23日,特朗普才获得内华达州最大报纸《拉斯维加斯评论报》的公开支持,实现了零的突破。在这一点上,特朗普甚至比不上第三党自由党候选人加里·约翰逊,即便他被认为绝无可能当选,仍得到了3家主要报纸的支持。

绝无仅有的一边倒

从历史上看,这种一边倒的情况并不是美国媒体的常态,仅仅是4年前的2012年大选,100家主要报刊里有41家支持民主党候选人,35家支持共和党候选人;2008年大选,前者获得65家媒体背书,后者是25家。以往的大选,情况也都差不多,这种一边倒的情况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也正因为从媒体那里获得的支持太少,特朗普近期一直抱怨选举被操纵,还形容记者“卑劣”、“人渣”,并扬言不承认选举结果。而各主要民调都显示,目前特朗普大幅落后于希拉里,选情不妙。那么,特朗普是被美国媒体“黑”了吗?

应该说,特朗普的表态是输打赢要,他忽略了自己在初选阶段备受媒体宠爱、获得大量免费曝光机会的往事。特朗普善于通过制造话题、贴标签的方式来攻击对手,什么小卢比欧(Little Rubio)、撒谎者泰德(Lying Ted)、坏人希拉里(Crooked Hillary)、笨蛋沃伦(Goofy Elizabeth Warren)。这些标签简单粗暴,涉及人身攻击,但读者和观众喜欢,是高收视率和高阅读量的保证;特朗普的竞选活动没有严格的内容设置,他经常语出惊人,发表一些或有趣或具争议的言论,充满不可预见性,记者很容易交稿。于是在某种程度上,媒体和特朗普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在不加审查和不曾刨根问底的情况下,不厌其烦地报道特朗普的一举一动和每一句出格的话。前《今日秀》(Today)主播Ann Curry就认为,“特朗普登上大选舞台之时,恰好正值媒体业对自身经济前景深感不安和挣扎之际。事实是,媒体需要特朗普,就像瘾君子需要来一口。”

最典型的事情是在今年3月8日,当时特朗普刚刚赢得密歇根、密西西比和夏威夷州的预选,在佛罗里达自己公司旗下一家高尔夫球俱乐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上台之后,特朗普开始大段大段地推销起“特朗普”品牌的牛排、杂志、矿泉水、高尔夫球场、酒庄和商学院。但在整整45分钟里,CNN、FOX、MSNBC这三大有线新闻台,一秒钟都没有把画面切走,完全没有直播同时进行的民主党竞选人希拉里的发布会,更别说桑德斯、卡西奇等知名度更低的竞选人了。对30秒政治广告动辄要价数万美元的三大全国性有线新闻台而言,特朗普拿到的这45分钟专属直播,价值上不输于数十万美元的广告费。

最终,特朗普只花了4500万美元的竞选资金就获得了共和党候选人提名,这在总统竞选中是非常少的。而他所获得的免费媒体宣传,据估算至少价值19亿美元,超过了共和党其他16位候选人曝光机会的总和。一些人抱怨“CNN已经将节目排期表交给了特朗普先生”,事实上,还有许多媒体和CNN如出一辙。

媒体回归理性

就是在如此不平等的宣传机会之下,特朗普打败了16位对手,获得了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可以说,正是美国媒体当初不加批评、铺天盖地的报道才成就了特朗普。而伴随着初选的结束,美国社会开始冷静下来,意识到自己的选择意义重大,应该慎重。而特朗普依然不改大嘴巴,开始从挑战“政治正确”走向挑战社会主流价值,嘲笑伊拉克阵亡士兵家属,并暗示支持持枪权的人暗杀希拉里,这使得很多媒体开始反省,痛切地意识到在没有对特朗普展开充分事实核查或严苛背景调查的情况下,便将话语权交给他是一个错误。媒体人成了“哈巴狗”,而不是“看门狗”,无意间成全了一个煽动者,却辜负了这个国家。它们渐渐意识到,特朗普的言行表面上好玩有趣,实则在宣扬仇恨,分裂国家。于是,媒体开始改弦更张,恢复了正常状态,对特朗普的言论开始严格审查,并试图纠正之前的错误。右派杂志《琼斯母亲》注意到,与往年相比,美国媒体今年似乎更急于发声,许多都早早公布立场,而非等到选举日前一两周才表明态度。《芝加哥太阳报》9月宣布支持希拉里时做出解释:“避免一起火车失事惨剧的最佳途径,是尽早挥舞一面警告旗帜。”

因此,美国媒体对特朗普态度的转变,根源还是特朗普本身的不靠谱。特朗普把一切对自己的质疑都贬低为抹黑,将自己的责任推得干干净净,并声称可能不承认选举结果,这已经突破了美国政客的道德底线。二战以来,美国有几次大选是有争议性的,比如1960年肯尼迪以微弱优势战胜尼克松,有传闻指黑手党出面替肯尼迪舞弊;2000年小布什以微弱优势战胜戈尔,小布什弟弟担任州长的佛罗里达有几个县的计票饱受争议;本次民主党初选,桑德斯也遭受了一系列不公正待遇。在这些有据可查的不公平面前,尼克松、戈尔和桑德斯都将个人得失放在一边,选择了承认选举结果、维护民主体制的道路。特朗普得了好处觉得理所当然,一旦形势不利就说别人“黑”他,这是把自己降到第三世界政客的水平,其境界之低,说明他确实不是美国总统的合适人选。(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