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长江商学院刘劲:资本寒冬实为理性回归 消费和服务是下一个经济增长点

作者:曹珂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9-30 16:31:47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已经喊了很久,然而当前国内创投圈却蔓延着资本寒冬的氛围。不过9月20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可谓是给整个行业打了一针强心剂。

华夏时报见习记者 曹珂 北京报道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已经喊了很久,然而当前国内创投圈却蔓延着资本寒冬的氛围。不过9月20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可谓是给整个行业打了一针强心剂。

近日,长江商学院推出了创业创新服务平台——长江创创社区,长江商学院副院长、长江创创社区发起人之一刘劲教授接受了《华夏时报》记者的采访。

刘劲认为,中国要想更好地促进创新创业,需要借鉴以色列、美国等国家的经验,增加研发、教育等投入占比,同时提高投入效率;此外,他还认为目前的“资本寒冬”实则为一种理性回归,中国下一个经济增长点在消费和服务领域。

创新得益于国家各层面扶持

刘劲教授认为,从全球角度来看,创新对于促进国家GDP的增长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而创新得益于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扶持,GDP靠前的国家对创新的投入都非常大。

刘劲教授分析了以色列和美国的创新优势。他认为,这些国家创新十分活跃,得益于以下几点:非常重视保护知识产权;资本市场发达,VC/PE机构活跃且退出渠道较为通畅;社会较为扁平化,创新产生于普通老百姓、科学家和工程师中,而非总统或帝王;注重吸纳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

而中国的创新若想更上一层楼,应该借鉴美国、以色列等国家的经验。他表示,首先,国家应该重视研发投入。以色列每年有约4%的GDP放在研发投入方面,而中国占比不到1.5%;其次,国家和社会应该注重提升投入创新的效率。以色列等国在创新方面的投入效率很高,而我国投入效率非常低,这就阻碍了国内创新的进展;第三,国家应该重视教育投入。比如以色列每年约6%的GDP占比投入在教育中,而中国教育占比仅为3%。

为了促进创新创业更好地发展,长江商学院也推出了“创创社区”服务生态圈。刘劲教授介绍,创创公社是长江创创社区继创创腾讯班和百度长江学堂之后的第三个教育生态圈,其中包括创业课程和创业社群及创业服务。

资本寒冬实为理性回归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资本寒冬的气息就开始在创投圈弥漫。刘劲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所谓的资本寒冬不是说市场中没有钱了, VC/PE行业募集的资金依然很多,而是说去年有一段时间创投行业有相当多的投资泡沫。现在整个投资界意识到去年的投资泡沫是不可持续的,于是变得较为理性,因而项目的估值和价格也开始往下调。“我觉得,现在大家所说的资本寒冬实则是一种理性回归。”他说。

目前中国经济呈“L”型的发展趋势,中国下一个经济增长点又在哪里呢?刘劲教授认为,目前多数产业产能过剩,投资第二产业就相当于逆水行舟,因而大部分的投资都开始向消费和服务转移,而消费和服务也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趋势。教育、医疗、旅游、汽车后服务市场等领域市场机会仍然很大,很多互联网创业公司也纷纷试水这些领域。“互联网给年轻的创业者带来了非常多的创业机会。”他表示。

另外,目前国内房价不断飙升, “创业不如买房”的声音不绝于耳。刘劲教授称,现在房地产已经变成了金融属性,确实干扰了整个经济和创新创业的发展,国家应该制定具体措施尽快改革,优化资源配置。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