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核获英国大礼包 “华龙一号”等待入英评估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9-18 22:10:54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冰凝 北京报道
当地时间9月15日上午,英国政府正式批准中广核集团与法国电力集团合作建设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这也意味着中广核正式进入英国核电市场,同时也是中国核电企业第一次进入发达国家。
从2005年11月英国计划新建核电站开始,到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正式获批,其间耗时长达11年。截至目前,中方在英的三大核电项目的继续推进条件已经具备,虽然此项目计划使用法国电力集团研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方案EPR,但中法双方同时协定,在此项目基础上双方后续还将共同推进塞兹维尔C和布拉德韦尔B两大核电项目,且其中布拉德韦尔B项目拟采用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
中国核企首入发达国家
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获批, 中国的加入被认为是中国核电走出去的里程碑式事件。
据悉,位于英国西南部萨默特郡的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HPC),是英国近20年来建设的首座核电站,将由法国电力集团与中广核共同投资建设。这一项目被业内称为全球最昂贵核电站,去年10月,英国的建造成本预计达180亿英镑(约合1588亿元人民币)。项目计划使用法国电力集团研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方案EPR,该项目拟建设2台采用EPR技术的核电机组,总装机320万千瓦,建成后可满足英国7%的电力需求。在建设过程中,将提供2.5万个就业岗位。
去年10月21日,中广核和法国电力正式签订了欣克利角C项目的投资协议,中广核牵头的中方联合体将与法国电力共同投资兴建该项目,并共同推进塞兹韦尔C(SZC项目)和布拉德韦尔B(BRB项目)两大后续核电项目。
根据投资协议,法国电力及中广核主导的中方联合体,将分别占欣克利角C项目66.5%及33.5%的股份。在第一阶段,项目投资将由投资者均摊。因此,中方联合体将出资约60.3亿英镑(约合532亿元人民币)。
按照最初计划,该项目将于2017年开工,2025年投入运营。但是项目在推进过程中波折不断。先是作为项目牵头者的法国电力,在最终投资决定上多次拖延,后又遭到英国新政府的犹豫不决。
7月29日,英国政府突然宣布,暂缓就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作出最终决定,将对此进行更周全的详细考量,并在今年初秋做出最终决定。
华龙一号“出海”待审批
对中广核来说,虽然其在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中的角色,更像是一个买单者,但对其一直力推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仍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黄晓飞表示,中广核投资英国的核心目的是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带出去,这是中广核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核电事业发展的需要。
所谓“华龙一号”核电技术,指的是中核ACP1000和中广核ACPR1000+两种技术的融合,被称为“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路线”。
自2015年5月7日“华龙一号”首堆示范工程在福建福清开工建设至今,“华龙一号”代表我国核电技术已落地海外,核电技术也由此成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新名片。
虽然中国核电技术发展迅猛,但走出去仍然需要海外市场更广泛的认可。
相较于刚刚获批的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仍在推进中的布拉德韦尔核电站因将使用中国“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对于中国核电走向世界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
据悉,中广核集团拟在未来数周内,向英方正式提交布拉德韦尔核电站的设计方案。然后,英国核监管局将对此进行评估。
据悉,中广核集团已经与英国核监管局就布拉德韦尔核电站项目的技术和管理架构进行初步讨论。英国核监管局在今年早些时候的一份正式文件中称,中广核集团对于开始接受“通用设计审查”处于有利地位。
在中广核正式提交设计方案以及英国政府同意后,英国核监管局将正式启动“通用设计审查”程序。这一对中广核方案的审查程序,将与任何一座新核电站的审查程序一样,持续大约4年时间,而且还有一个前提,即中广核集团要符合方案提交时间表且提交充足的细节材料。
英国媒体称,如果布拉德韦尔核电站项目得到批准,中国将在英国的能源供应中扮演核心角色。
根据英国政府9月15日发表的声明称,与法电签订的原则性协议中规定,项目完工之前,在未获得英国政府允许的条件下,法电将不得出售其在该项目的控股股份,项目投运之后,英国政府也有能力干涉法电出售的股份。业内人士表示,这份声明意味着,未来该项目若将引入其它投资者首先需要获得英国政府批准。
业内人士表示,英国这份声明的多个条件都是以国家安全为由,虽然最终放行了,但英国的担忧顾虑犹在,中广核在英国另外两大核电项目都将受此影响。
而黄晓飞称,中广核要进入英国市场的有3个项目,HPC是这次宣布的欣克利角C,塞兹韦尔 C,包括布拉德韦尔B。中国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 的走出去将应用在布拉德韦尔B上,这是最核心的目的,而且可以真正实现中国三代核电的技术的输出。前两个项目一方面可以带动装备制造业、工程建设业走出去,另外,可以积累在国外建设大型核电站的经验,包括培养人才等,所以参与项目不仅仅是财务投资者,更是要把先进的核电技术带出去。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