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杭州峰会:为新一轮全球化设定日程表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9-12 14:09:31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邵宇
G20杭州峰会公报力图展现主要经济体携手推进全球化的决心,以及中国力图进一步推动全球化的更大决心。
短期协调和中长期目标
短期来看,重点是全球宏观政策的协调。各国力争做到财政、货币和结构性改革政策相互配合,经济、劳动、就业和社会政策保持一致,需求管理和供给侧改革并重。会议特别强调了汇率的过度波动和无序调整会影响经济金融稳定。各国重申此前的汇率承诺,包括将避免竞争性贬值和不以竞争性目的来盯住汇率。并不断沟通在宏观经济和结构性改革方面的政策措施,以减少政策的不确定性,将负面溢出效应降至最低。
中期来看,重点是改进全球金融经济、贸易投资治理框架,容纳新兴市场力量,保持贸易投资自由化,继续努力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反对保护主义,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加强多边贸易体制,确保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提供惠及更多人的机遇。为此各国核准了《二十国集团迈向更稳定、更有韧性的国际金融架构的议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致力于在2017年年会前完成第15次份额总检查;世界银行则将按照达成一致的路线图、时间表及原则实施股份审议,目标是逐渐实现平等投票权。同时各国将建立二十国集团/经合组织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包容性框架,中方则将成立一个旨在开展国际税收政策设计和研究的国际税收政策研究中心。
长期来看,促进创新驱动和可持续增长,各国核准了《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该《蓝图》包含创新、新工业革命和数字经济等领域的政策和措施,例如《二十国集团创新行动计划》、《二十国集团新工业革命行动计划》、《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等,并承诺进一步落实二十国集团深化结构性改革议程。在包容和可持续增长方面,各国核准《二十国集团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继续促进基础设施投资,欢迎11个多边开发银行提出的《支持基础设施投资行动的联合愿景声明》,并强化《二十国集团创业行动计划》。
推进新一轮的全球化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的全球化都是由西方主导和大力推动的,不论是在全球化1.0大航海时代,全球化2.0英国和英镑时代亦或全球化3.0的美元和美国时代。或者可以简单的说——全球化就是西方化,即西方文明把非西方文明纳入由其主导的全球市场、供应链和价值观体系的过程。真正有趣的是,百多年前G8的列强凭借船坚炮利,逼迫天朝五口通商、改革开放,现在则是中国口口声声自由贸易与投资,高举全球化大旗,一带一路、一手一脚地推动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规定落实和进展,可谓攻守易势,沧海桑田。
而全球化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鉴于不少在西子湖畔信誓旦旦的大统领们很快可能将纷纷离开权力中心,因此这份誓言的可靠性有待时间的检验,不管是在短期的全球宏观政策协调方面,还是中期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以及相应的全球治理结构的改革方面,以及更为长远的创新驱动和可持续发展规划落实方面。
中国的担当必然有着自身的义利观和现实主义的态度,而这些努力的方向就需要在G20平台上得到各主要经济体原则上的认可。全球希望作为主席国的中国能像应对金融危机之初,凝聚G20所有成员的共识,并提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方案,协调和引领G20成员从根本上重振世界经济,大力推动结构化改革,解决困扰各国和地区的深层次矛盾,实现G20作为全球经济首要的治理协调平台的成功转型。当此世界未来的十字路口,唯有中国贡献和大国认可的杭州共识和西湖框架,才能再度推进新一轮的全球化增长浪潮。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