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车!还是卖车!
寇建东
有人把成都车展称为“火锅车展”,这的确不无道理。在成都,火锅遍地可见,尤其是每逢车展,从全国各地赶到成都的汽车圈的各色人等都免不了借机大快朵颐,以至于整个展馆都洋溢着浓烈的香辣气息。
这么说,当然有些夸张,但成都车展所散发的特有气质,却也多少和火锅的香辣有几分相似。成都车展的特质是什么?不妨先来脑补下下面两个场景——
场景一:展车被订
对于上汽大众,这家国内累计产销近1500万辆的领军者来说,成都车展自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销售节点。在今年成都车展首日,上汽大众展台就卖出了一辆“原本不卖”的车——上汽大众首款C级轿车辉昂。
作为上汽大众旗下的旗舰车型,预售价35.9万元至67万元的辉昂计划在10月正式上市。但据上汽大众车展工作人员介绍,车展首日,一位作风“土豪”的客户要求订下原本摆放在主展台上的高配辉昂。毫不犹豫,当场拍板,并要求“把车锁上”。面对如此客户,上汽大众的工作人员又喜又愁——喜的是车展实现开门红,愁的是原本应该摆到车展闭幕的展车第一天就被买走了。
场景二:现金直购
比上汽大众辉昂被订更“土豪”的一幕发生在捷豹路虎展台。同样据工作人员介绍,一位貌不惊人的客户带着一包现金,现场订下了一辆路虎车型。在捷豹路虎展台二楼,除了必要的专访室和休息室外,还专门设置了客户接洽席位,其间不乏客户与销售顾问不绝于耳的讨价还价声。
当然,这只是成都车展比较极端的两个场景,但毫无疑问的是,与北、上、广相比,号称国内第四大车展的成都车展的特质,无疑便是卖车!卖车!卖车!
地方车展以销售为导向,这几乎是国内每个地方车展的共性,但为何成都如此鲜明?
首先,从地域来看。成都地处大西南,市场容量不仅涵盖四川本地,更辐射整个西南地区。而按照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即提出的“胡焕庸线”(划分中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四川(成都)正处于这条线东侧向西侧过渡的重要节点。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所列22个限制开发区域,大多分布在胡焕庸线两侧。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西部”范围,则包括了“胡焕庸线”西北侧“远西部”和东南侧“近西部”的国土,面积约占全国的70%以上。
其次,从时间来看。作为国际A级车展的北京、上海车展每年4月举办,国内A级车展广州车展的时间为每年11月。4月,是国内车市的传统淡季;11月则临近年终,对车企全年冲量无太多帮助。唯独每年9月举办的成都车展,恰逢淡旺季交汇——承接传统七八月淡季,开启“金九银十”旺季。故而,每年的北京、上海车展,多为车企全球概念车、新车的发布所在,以彰显中国市场的重要性;而广州车展则充斥着各类颁奖,算是对即将结束的一年的回顾。
再次,从消费习惯看。成都本身就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市场,安逸、享受生活,成为成都人的消费特点。尤其是汶川大地震之后,成都人过好当下的心态更是激发到了极点。在成都街头,经常可以看到开着宾利与开着奥拓的车主相聚甚欢的场景。
当然,除上述这些因素外,成都在中国经济版图中愈发突出的地位也是其成为重要汽车消费市场的因素之一。受国家产业转移的大战略影响,越来越多的车企选择在成都投建生产基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包括丰田、大众、吉利、沃尔沃及PSA等在内的众多主机厂落户成都,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推了成都车市的发展。
于是乎,成都车展便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卖场。有一汽-大众负责销售的高层曾表示,对国内B级车展有非常明确的KPI指标,“花多少钱就卖多少车”。在这样的背景与氛围下,厂家与经销商共同上阵,使出了浑身解数。以刚刚上市的讴歌首款国产车型CDX为例,在成都车展上便可以享受3万元的优惠。而为了给经销商打气,一汽丰田还摆了个乌龙——展台上的大屏幕上打出了“预祝2106年成都车展大卖”的字样——其急迫心情可见一斑。
这便是成都车展,香辣、火爆的成都车展。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