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玄奘之路”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薇 北京报道
6月20日,在北京798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里,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和新加坡等十所商学院的EMBA精英们聚集在一起,分享重走“玄奘之路”带来的不同感悟。他们历时4天,穿越120公里,以徒步丈量“玄奘之路”的方式,亲身领悟了求索精神,感受生命不同的含义。他们当中不乏上市公司的老总,福布斯名人榜上的名人和在商海中驰骋多年的商界领袖,此刻他们放下一切,从繁忙、喧嚣中抽离出来,在这里等待着属于他们的“心灵回归”。
集结
1400年前,玄奘为了求取真经从凉州玉门关出发,一路西行穿过茫茫戈壁,历经重重磨难抵达天竺,为自己的信仰找到了归宿。1400年后,来自国内外的十几所顶尖商学院的EMBA精英们相约每年5月集结在一起,重新踏上伊吾古道。以徒步的方式,与玄奘法师进行相隔1400年的心灵对话。
为了契合商学院的独特气质和现代感,重走“玄奘之路”采取的是挑战赛的形式,即在规定时间内走完规定路程,决出名次,该挑战赛由运动饮料红牛支持。因此各个商学院早在5月之前就已经开始了为集体荣誉的备战。这些平日里上课都要挤出时间的“大忙人”对待备战却没有丝毫的懈怠,甚至有的商学院拿出了近三个月的时间磨合、演练。从最初的队员选拔,到野外装备的使用培训,再到团体野外拉练每个环节都进行得异常认真。
“备战的过程让我了解了许多过去从未觉察到的生活常识,也掌握了许多我过去从未拥有的生活技能。”挑战队队员毛基业说,“我学会了如何在野外支收帐篷,也从队友那里学会了一种‘越拉越紧’的结绳方法,见到了以前没有见过的饮水袋、露营灯、太阳能淋浴器、户外煤气炉等新鲜装备。此外,让我感受更多的是团队的感情也在一点一滴的凝聚。团队精神、奉献合作意识这些过去对我来说很模糊的概念,在备战的日子里逐渐清晰起来。”
洗涤
备战只是万里长征的起点。北京的炎炎夏日自然不能与大漠戈壁的暴雨、沙尘、大风、酷暑相比。当每天30公里的戈壁徒步真正来临时,那种人间炼狱般的磨难便成了一种对心灵的考验。在4天的跋涉行程中,队员们由开始的兴奋喜悦,到途中的忍耐坚持,再到最后的超越感动,用一身“伤痛”实现了一次与心灵的谈判。“在我满脚是泡走不动时,在狂风大作暴雨来袭时,在饥渴难耐没人帮助时,我都曾想过放弃,但是每当此时,我都会加快自己的脚步,甚至跑起来,让自己从放弃的念头中挣脱出来。4天我尽了我的全力。”长江商学院队员王迪就是凭借着这种坚持与队友们最终取得了此次挑战赛的亚军。
“我们之所以把挑战赛的地点选择在这里,是因为在广袤的戈壁滩上,人如沙粒一样渺小,在摒弃了一切世俗纷扰之后,我们更容易沉淀出对我们最有价值的东西。”“玄奘之路”组委会秘书长晁阳说,“让戈壁的风沙洗涤我们的心灵,是我们对这个活动的最终期望。”然而在戈壁风沙对队员们进行心灵洗涤的同时,队员们也用自己的双手洗涤了这片戈壁。队员们为了减轻负重,在饮用水都极力削减的情况下,在沙漠任何地方看到被抛弃的废物,都会毫不犹豫地塞进自己的背包,将它永久地带离戈壁,留下一片净土。
信仰
如果说当年玄奘独自走出这片戈壁凭借的是对佛法信仰的追寻,那么如今商学院队员的“重蹈覆辙”则是依靠对于信仰的重拾。在戈壁与外界隔绝的4天中,让他们重新领悟到了这个世界上总有一种东西值得他们去珍惜,总有一种事情值得他们去坚守,总有一种责任值得他们去履行。荣誉、团队、理想、信仰成为了队员们徒步归来分享心得时提及频率最高的词汇,当被问及短短4天得到的深刻体会究竟能持续多久,这种来之不易的感悟会不会被淡忘时,清华大学商学院的队长李军的第一反应是斩钉截铁的“不会”,随即他也无奈地表示,也许时间最终会使得这些感悟有所消磨。但是最后他还是再次坚定地表示,行走本身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心灵感悟的结束,在艰难行走当中重新被我们所珍视的东西将最终会伴随我们一生。
在团队中重新认识价值
——专访清华大学商学院领队李军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兰晓萌 北京报道
“人活这一辈子应该有一种血性。不是为了一个数字,不是为了名次,而是为了一种团队精神。这其中有人的一种感情在里头,有人的一种信任在里头。这种复杂的情感是商战中无法用金钱表达出来的。在戈壁艰苦的条件下,这种情感被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出来。”历时4天的戈壁挑战赛已经过去一个多月,再次谈起这次活动,清华大学商学院的领队李军似乎仍清楚地记得其中的每一个细节。从刚听说这个活动到报名参加,从参赛前的准备加训练到戈壁滩上长达4天的艰苦比赛,自始至终贯穿整个队伍的,就是这种包含了感情与信任、合作与责任的团队精神。
这种团队精神在之后的比赛中被发挥到了极致,用李军的话说,这种精神是支撑所有队员完成比赛的精神支柱。在竞赛最艰苦的第三天,从出发开始,沙尘暴、大风、大雨、日晒轮番上阵。在种种恶劣的条件下,“大家都舍弃自己,都拼了。”李军说,这让他在比赛结束后回想起来,都忍不住流眼泪。尤其当前面的冲锋队员走不动的时候,他作为队长,为了顾及团队的荣誉,不得不将队伍后面身体状况较差的队员塞到前面去,让他们超越自己的身体极限去冲锋,他觉得这是非常痛苦的事。但即使这样,也没有一个队员放弃比赛。正是团队的精神和对队友不抛弃不放弃的责任,让所有人,包括有伤病的和身体濒于崩溃的队员,都逼着自己坚持前进,一直抵达终点。
比赛结束后,清华大学商学院的队友们还经常聚会,一起回忆活动中的点点滴滴,讨论下一次活动在哪儿进行。“大家太珍惜这种感受,太珍视这种兄弟情感了。”李军说,虽然4天的时间非常短暂,但带给大家的感受却特别深刻。李军说,许多队员对商业和企业利益有了更多认识,这也是他们从这次活动中得到的最大收获。经过这几天的艰苦磨砺,他认识到数字与名次,企业盈利多少,并不是一个企业应该追求的终极目标。这个目标应该上升到这样一种高度,即企业在考虑自己如何壮大的同时,也要思考怎样与其他企业配合,与社会配合,从而回报社会,最终促使整个中华民族向前发展。
不难看出,这4天留给李军和整个清华大学商学院团队的,将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来自四面八方的企业家经过几天的锤炼,结下了兄弟般的情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团队的成员将再次各奔前程。“但是,只要我们团队的精神不崩溃,这个团队就不会崩溃。”李军说。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