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成东阿阿胶第三大股东 宝能系增持遭华润系抵制

作者:张 杰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8-28 18:21:24

摘要:8月25日,东阿阿胶2016年半年度财报显示,宝能旗下的前海人寿增持东阿阿胶,目前持股比例已增至4.17%,距5%的举牌红线仅一步之遥。而华润系也不示弱,也在二季度增持了东阿阿胶4.66%的股份。

成东阿阿胶第三大股东 宝能系增持遭华润系抵制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杰 北京报道

宝能系引发万科股权之争同时,再度低调潜入医药行业增持东阿阿胶。

8月25日,东阿阿胶2016年半年度财报显示,宝能旗下的前海人寿增持东阿阿胶,目前持股比例已增至4.17%,距5%的举牌红线仅一步之遥。而华润系也不示弱,也在二季度增持了东阿阿胶4.66%的股份。

万科股权之争正酣,宝能系在此关键时刻另辟战场聚焦东阿阿胶到底意欲何为?

增持交锋

东阿阿胶的半年报从来没有如此被关注过,不是因为东阿阿胶的业绩,而是因为宝能系对其的第二次定增。

东阿阿胶半年报显示,宝能旗下的前海人寿“海利年年”产品二季度再度增持东阿阿胶1130.9万股,持股比例从一季度末的2.44%迅速升至4.17%,成为第三大股东,逼近举牌线。

公开资料显示,“海利年年”为一款万能险产品,其前5年的最低保证利率为年利率2.5%,第1保单年度退保费为5%,第2保单年度4%,第3保单年度3%,第4及以上保单年度为0。

值得注意的是,东阿阿胶遭遇宝能系再次增持之后,作为大股东的华润医药投资及其一致行动人华润东阿阿胶也不示弱,今年二季度,自今年4月20日-5月5日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约3047.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66%,借此巩固其控股地位。

东阿阿胶一直是华润集团旗下的制药企业,此前公司第一大股东为华润东阿阿胶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3.14%。此次华润系增持之后,东阿阿胶半年报显示,华润医药投资今年二季度首次出现在东阿阿胶十大股东之列,一举超越“海利年年”成为第二大股东,东阿阿胶第一大股东和第二大股东属一致行动人关系,合计持股27.8%。

“华润系如此快速跟进在二级市场增持,主要是怕万科事件再度上演,最终陷入被动的境遇。”有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说。

值得注意的是,在东阿阿胶半年报公布的十大股东中,记者看到,目前除了“宝能系”的险资前海人寿保险,还有太平洋人寿保险旗下的两款产品。而“国家队”的中国证券金融、中央汇金也赫然在列。

不过,除了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海利年年占有4.17%的持股比例之外,其他东阿阿胶2名的股东持股比例并不高,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2.87%、1.69%。

看中增长潜力?

先是华润控股系的万科,而此后又是华润系控股的东阿阿胶,到底是宝能系跟华润干上了,还是看重两个公司比较有潜力?宝能此举到底是为什么?

有业内人士分析说,从宝能系近几年投资的一些企业来看,更多的是看重公司的业绩以及增长潜力,而此次在万科股权之争的关键时刻,宝能系再度暗度陈仓将矛头再度指向华润系控股公司,其背后的想法也值得琢磨。

记者对比万科和东阿阿胶的业绩发现,其实两者确实有不少的相识之处,特别是近几年的业绩,在A股制药类公司中,东阿阿胶的市场表现同样优异。

对比东阿阿胶股票近一年涨幅发现,东阿阿胶年涨幅为37.23%,近6个月涨幅37.74%,近一个月涨幅11.15%,均位列同行之首。

其业绩发展也可圈可点。东阿阿胶的财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74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4.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9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7.36%。阿胶及系列产品主营业务收入22.70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7.48%,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85.16%。

其实,从宝能系近两年的投资来看,并不仅仅是华润系,而且还涉及多家公司。记者统计发现,前海人寿-海利年年持有中炬高新(600872.SH)、明星电力(600101.SH)、东阿阿胶和万科A的股权比例最高,分别为20.14%、5.02%、4.17%、3.6%;而广宇集团(002133)、广东明珠(600382)、合肥百货(000417)、格力电器(000651)、智云股份(300097)和华侨城A(000069)等均在1%以上,其他宝能系持有股份的公司均在1%以下。

虽然宝能系近两年持续不断地增持了多家公司的股票,但从这些股票近期的走势上看,并不是所持有的多家股票能像万科和东阿阿胶一样,同时遭遇市值的低估,且业绩都出现了上涨。

另据记者统计发现,也不是宝能系所持有的所有公司的业绩都是上涨的。智云股份(300097.SZ)和停牌中的格力电器(000651.SZ)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业绩下滑。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