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多安:向东还是向西?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徐芸茜 北京报道
7月15日夜间,土耳其武装部队总参谋部的一声枪响,让这个原本不平静的国家变得更不平静。硝烟散去,一个须发皆白、不苟言笑的男人站在了世人面前,他就是土耳其第12位总统埃尔多安,今年62岁。
美国《时代》周刊这样评价埃尔多安:他表面上是个世俗派,骨子里是个伊斯兰保守派。支持他的人视他如上帝,而反对派则称他为“土耳其第一狂人”。
如今,土耳其针对未遂政变参与者和支持者的清洗行动还在继续,截至7月24日,已有超过1.3万人受政变牵连被拘留或逮捕。横跨欧亚的土耳其站在了十字路口,是向西投入欧盟的怀抱,还是向东拥抱亚洲?世人都在等埃尔多安做出回答。
当地时间7月26日,土耳其副总理穆罕默德·希姆谢克宣布,埃尔多安将于8月访问俄罗斯并会晤俄总统普京,在土耳其发生政变后,埃尔多安的此次出访耐人寻味。
政治狂人
在成为土耳其总统之前,埃尔多安曾担任总理一职超过10年之久,在土耳其政坛的影响力迄今无人可敌。他在出访中东时,迎接他的场面仿佛是歌迷在等待一位超级巨星——数千平民高呼他的名字,许多人失声痛哭,摄影记者的闪光灯将黑夜照得如白昼一般。而另一方面,很多人又称他是独裁者,是“土耳其第一狂人”,反对声音不断,甚至出现暴动。
撕去总统的标签,埃尔多安的人生经历相当丰富。他出生于伊斯坦布尔一个贫困的穆斯林家庭,毕业后做了工厂会计却热衷于政治运动,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在40岁时做了伊斯坦布尔市的市长,但又因“发表煽动宗教仇恨言论”被判入狱,随后他创建了土耳其正义与发展党,该党成立不久就在2002年的议会选举中获胜,埃尔多安从此走向政治巅峰。
如今的埃尔多安是土耳其政坛的一个老手,2003年3月他出任土耳其政府总理,此后执政的正发党赢得2007年和2011年大选,埃尔多安连任总理。2014年8月,埃尔多安在土耳其具有历史意义的首次总统直选中获胜,进一步巩固了其强势领导地位。
埃尔多安在任职总理的11年期间,为土耳其带来了“经济奇迹”:GDP总额从2002年的2500亿美元增长到了2014年的8000亿美元,人均收入翻了三番。这不但使土耳其的国际地位得到迅速提升,也为埃尔多安在国内赢得了颇高的人气与支持率。
与此同时,埃尔多安也在精心谋划自己的政治生涯。2007年,土耳其通过宪法修正案,总统由以往的议会选举改为全民直选,并将7年任期改为5年,可连任一届。这意味着,埃尔多安在完成3任总理的任期上限后,还可以最多出任两届总统,继续“执掌”土耳其10年。
虽然土耳其的总统历来是一个虚职,但是,这个职位到了脾气火爆、作风强硬的埃尔多安手上,情况恐怕要有所改变了。事实上,在竞选过程中,埃尔多安就曾多次毫不掩饰地表示,他将最大程度地行使总统权力,包括以往很少使用的“休眠”权力,比如召集和主持内阁会议等。也因此,他的批评者认为,他试图建立“一人统治”。
虽然人们对埃尔多安又爱又恨,不过他上台之后,人气却急剧飙升,俨然成为中东地区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对内,他依靠强大的民意,数次大规模清洗军队高级将领,将之前曾4次政变成功的军方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对外,他凭借着强硬的作风,不仅与昔日盟友以色列反目、与邻国叙利亚刀兵相见,还曾多次明确对美国说“不”。
一次采访中,伊斯坦布尔的出租车司机阿塔亚对媒体感叹道:“埃尔多安执政10年,民众生活普遍得到提高。但他的‘坏脾气’却是个大问题。”土耳其一位政治学者也批评说:“埃尔多安讲话时总是居高临下,火药味十足。”
慢动作政变
埃尔多安的强硬主张,迎合了国内广大中下阶层民众的宗教倾向,备受支持,但却遭到世俗精英阶层的强烈不满。
7月15日夜间,一场毫无迹象的军事政变在土耳其闪电般出现,几个小时后即告流产。这是土耳其历史上第4次较大规模的政变,无论幕后推手是谁,埃尔多安无疑都是最大的赢家——他不仅成功地平息了政变,而且通过大规模清洗剪除“居兰运动”和军队两大阵营的“余孽”。
被埃尔多安指控在幕后策划未遂政变的流亡穆斯林教士居伦指责埃尔多安“把一场未遂政变转化成他本人针对宪政的慢动作政变”。
在这次“清洗”中,埃尔多安毫不掩饰其狂人气质与强硬态度,正在通过各种方式和机遇寻求掌握更多的权力。随着“清洗”的不断深入,土耳其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开始趋于紧张。美国总统奥巴马以及其他西方国家领导人纷纷发声,敦促土方保持克制,依法行事;警告土方不得恢复死刑,不然将中止其加入欧盟谈判;要求土方尊重人权等等。
与之对比鲜明的是,土耳其发生未遂政变后,俄土关系加速回暖。外界注意到,土耳其未遂政变当天,普京主动提出与埃尔多安通电话,希望土耳其尽快恢复稳定,但将土耳其视作重要盟友的奥巴马却迟迟没有致电埃尔多安。德国《焦点》周刊评论称,未遂的政变让土耳其与欧美的关系陷入低谷,却让土耳其与俄罗斯的关系“乌云散去”。
此次军事政变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土耳其面临的严峻困难与挑战:暴恐活动频发,种族矛盾激化,周边安全环境恶化。土耳其内外政策已经到了必须调整的时候。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