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汽车正文

发力“十三五” “中国制造”如何擦亮品牌?

作者:翟亚男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6-17 23:41:19

摘要:面对中国车市的新常态,历经多年积累和历练的自主品牌在2016年全球汽车论坛上的声音尤为响亮。未来,如何将“中国制造”塑造成世界一流品牌、如何打破低价竞争的伪命题、如何在互联网大潮中成为弄潮儿,这些都被自主品牌车企大佬们纳入发展蓝图。

发力“十三五” “中国制造”如何擦亮品牌?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翟亚男 重庆报道

面对中国车市的新常态,历经多年积累和历练的自主品牌在2016年全球汽车论坛上的声音尤为响亮。未来,如何将“中国制造”塑造成世界一流品牌、如何打破低价竞争的伪命题、如何在互联网大潮中成为弄潮儿,这些都被自主品牌车企大佬们纳入发展蓝图。

“只有世界一流才不会被淘汰”

还记得双环汽车吗?这个曾经被喻为“山寨车大哥”的双环,三个月前被工信部撤销了乘用车生产资质。双环的“寿终正寝”正式宣告“中国制造”如果再山寨下去,必将无路可走,“只有世界一流才不会被淘汰”。

“只有世界一流才不会被淘汰”,这是本届论坛上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的经典语录,也是5年前自主品牌想都不敢想的口号。试想一下,如果曾经的长安也走双环的路子,那今天何来这样的底气与骨气?的确,中国曾以代加工、贴牌和仿冒闻名,但如今对中国许多车企来说,那种游戏已时过境迁。

论坛现场,朱华荣播放了一段关于无人驾驶汽车的视频。3辆银色的长安无人驾驶汽车,从重庆出发,沿高速公路前往北京,拉开了为期6天、长达2000公里的“智能马拉松长跑”。长安的这一大胆举动无疑可以称为自主品牌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但自主品牌多年来留下的种种负面,还是让这场“马拉松”引来了非议。

“长安无人驾驶车从重庆开到北京,是作秀还是真实?”论坛上,主持人向朱华荣抛出了如此尖锐的问题,“长安的无人驾驶是在做事,而不是作秀,宣传品牌只是顺道而已。”朱华荣直言,“通过这次无人驾驶路试,长安验证了7个核心功能,也解决了很多研发阶段中存在的问题。”据悉,预计到2020年,长安汽车相关研发团队成员将超过1000人,累计投入超过50亿元。

与长安的无人驾驶车相比,当年的山寨车更像是一场十足的作秀,而今天的自主品牌早已没有了作秀的时间。和长安一样,一直执着于做事的,还有吉利。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论坛上介绍,近6年来吉利旗下三个公司、研发及技术改造方面的总投入将近1000亿元,对下属汽车公司进行了大规模研发投入以及技术改造,彻底地转型升级。

赚吆喝也要赚钱

不得不说,今天汽车产业的游戏已不仅与制造有关,还关乎创新能力、体系能力、品牌溢价能力等,这都将引发“中国制造”含义的巨变。

在谈及自主品牌发展时,朱华荣不禁感慨:“自主品牌赚了吆喝,但实际上都不赚钱。”据其介绍,虽然长安自主品牌汽车2015年销量达150万辆,但利润甚微。究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自主品牌的品牌力不足,无法支撑自主产品实现溢价。“如果自主品牌轿车一直陷入到低价竞争的循环中,便无法实现自身的突破。”广汽集团执行董事、常务副总经理冯兴亚表示。

“外界一直说中国汽车品牌有成本竞争力,我认为这是一个伪命题。”朱华荣称,“自主品牌汽车的实际成本和一流国际品牌差不多,但售价却相差甚远。在这种形势下,打造中国品牌多渠道的盈利能力最为关键。要知道,轿车在我国的占有率以及实际销量都在逐年下降,自主品牌里10万元以上的汽车在中国市场占比不足20%,而是主要集中在8万元以下,低端特征明显。尤其每逢6至8月的车市淡季,行业竞争一旦激烈,自主品牌的占有率就会迅速下滑。”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以吉利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已经开始成功向上突围。凭借沃尔沃的输血,吉利在技术实力和品牌形象上都有了快速提升,博瑞便是吉利向上突破的代表。如今,博瑞在B级车市场的销量以及所处的价格区间,已超越了任何一款自主B级车型。同时,吉利依靠沃尔沃的反哺不仅限于技术支持与人才输入,在品牌理念和运作思路方面也加快了转变。也因此有媒体评论,受到公认的代表“中国制造”名片的除了歼10、华为、海尔、格力,还有吉利博瑞。

主动拥抱互联网

最近关于国内车企与互联网公司合作的信息此起彼伏,如上汽与阿里、广汽与乐视、东风与华为等等。本届论坛,汽车企业大佬对此达成共识:随着互联网在全球的兴起,汽车电动化、互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的时代即将到来,而互联网带动的商业模式的变革,也将推动自主品牌车企求变。

互联网和数字化改变了汽车的整个链条,从研发到生产、管理,以及销售、服务。消费者对于互联网的需求,反向推动了更大的变革。“预计到2020年,80、90后及新生代的汽车消费者比例将超过50%。”冯兴亚表示。

在过去几个月里,吉利宣布将开发互联网汽车,乐视汽车与阿斯顿·马丁宣布战略合作,蔚来汽车与江淮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上汽与阿里汽车合作的首款互联网汽车荣威RX5即将上市,奇瑞旗下的凯翼汽车首款互联SUV车型凯翼X3公布了预售价格……随着越来越多的传统车企的争相“触网”,互联网造车与传统车企的融合正在提速,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汽车业界对于互联网造车理念的逐步认可。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自主品牌车企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机遇。与合资品牌相比,新技术二者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特别是互联网技术,中国有很多优秀的互联网公司,自主品牌可以极大地发挥地域优势;而相对于一大波新进入汽车行业的互联网造车企业,自主品牌有一定的传统技术基础,造车技术和品牌、市场渠道都有积累。

“今后10年的变化可能超过过去50年。”中国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王侠的这句话对自主品牌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在他看来,届时“中国汽车品牌的成功将惠及全球消费者”。相信在下一个5年、10年,将会有更多的长安、吉利们代表“中国制造”走出国门。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