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好钢用不到刀刃上 一季度仍有超97亿专项资金“趴窝”

作者:徐芸茜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5-17 16:55:02

摘要:有钱却不会花?17日,审计署发布审计公告显示,在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中,相关部门和地方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和存量盘活力度,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但一些单位和项目仍有部分财政资金长期“趴在账上”。

好钢用不到刀刃上 一季度仍有超97亿专项资金“趴窝”

徐芸茜

有钱却不会花?17日,审计署发布审计公告显示,在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中,相关部门和地方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和存量盘活力度,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但一些单位和项目仍有部分财政资金长期“趴在账上”。

国家统计局刚刚发布的投资数据显示,1—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增速比一季度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1—4月份,制造业投资增长6%,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

有分析人士认为,虽然稳增长政策措施不断落地使基础设施投资增长有较强支撑,但增速维持高位难度较大,这可能还是因为资金闲置所致。固定资产投资的企稳仍要靠政府盘活存量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财政资金存量较大、利用效率较低,催生出年末“突击花钱”的顽疾和“账外小金库”的隐患,因此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部署中,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推进转移支付制度改革,文件明确要求,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机制,对专项转移支付进行清理、整合、规范;国务院多次就推动财政资金的统筹使用提出要求。因此,今年以来审计部门也加强了对于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情况的审计。

在今年一季度的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跟踪审计中,审计署重点组织对829个单位、1796个项目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对1至2月份审计发现的影响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方面的78个问题、156.03亿元资金,审计部门出具了整改建议函督促整改,截至一季度末已整改74个问题、统筹盘活资金155.28亿元,但尚未整改到位和3月份审计发现未及时统筹使用资金仍有97.08亿元。

其中,有94.28亿元专项资金未及时安排使用发挥效益,1.41亿元专项资金统筹后仍未及时使用。此外,由于财政资金统筹不到位,造成资金短缺和资金闲置并存。主要是未能有效统筹使用各类农村住房搬迁专项资金,造成一方面1.39亿元财政资金结存,另一方面一些项目因自筹资金不足而建设进展缓慢。

那么影响财政资金统筹盘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审计署财政审计司主要负责人表示,而从审计情况看,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资金来源渠道多,分配中碎片化、部门化、司处化现象比较突出,以及一些专项“小、散”的问题,在源头上限制了财政资金整合,基层政府和项目单位“难作为”;

第二,一些现行制度规章与统筹使用财政存量资金的政策要求没有及时衔接,涉及专项分配使用的具体制度规定、特别是相关部门有些“专款专用”、“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等规定还没有修订完善,基层往往难以突破这些规定进行有效整合,造成“不能作为”;

第三,基层怕失去专项支持不敢整合,怕得罪专项主管部门不敢整合,怕影响专项考核、业绩等不敢整合。这些严重影响了财政资金的统筹使用和效益的发挥。

比如,公告中提到的,2013年至2015年,山西省临县涉及农村住房搬迁的财政专项资金共4项,包括扶贫开发中心管理的易地扶贫搬迁资金、国土资源局管理的地质灾害治理搬迁资金、发展改革局管理的采煤沉陷区治理搬迁资金及以工代赈办公室管理的易地搬迁资金。上述资金政策目标接近、资金投向类同,当期实际到位资金20771.6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2466.77万元。由于上述资金分别由不同主管部门管理、各项资金补贴标准不同等,截至2016年3月末,临县人民政府未有效将各类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有13936.57万元未能及时使用;而该县2015年易地搬迁项目有2686.24万元配套资金尚未到位,影响项目推进。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年初时曾表示,要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完善源头治腐机制。进一步加大盘活存量资金力度,调整支出结构不合理造成的存量,修正不可持续的支出政策,腾退重复和错位的支出,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可见,今年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便是盘活财政存量资金。

俗话说,好钢当用在刀刃上,激发存量资金,才能让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