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雅克假设中国统治世界 它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于娜 北京报道
6年前,马丁·雅克就在《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中提出,中国崛起改变的将不仅是世界经济格局,还将彻底动摇我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近日,这位英国剑桥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资深研究员、中国问题专家,又携前瞻性的著作《大国雄心》做客中信奇点学院前沿论道,提出中国首先是一个文明国家,然后才是一个民族国家,这是同西方国家很大的一个区别。他特别谈到中国所面临和思考的一个问题,中国想要成为怎样的一个大国。
《华夏时报》:中国的崛起为什么被一些其他国家只看作是经济现象?
马丁·雅克:邓小平时期主要有两大目标,首先是经济增长,其次就是与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其他所有目标在当时都是次要于这两大主要目标的,中国的外交政策,本质上而言,就是如何创造中国经济增长最为有力的条件。当时邓小平也看出跟美国的关系很重要,是进入国际体系很重要的门户,由此所做的尝试是极其成功的。
在我看来,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一个转型,以及增长期。在2014年,中国的GDP以购买力评价计算超过美国,IMF预测在2019年中国的经济规模会比美国超出19%到20%的样子。
邓小平时代之后,大概从2012年开始,会是怎样的一个局面呢?在习近平主席上任不久,就推出了“中国梦”的战略和概念。此前,中国的崛起在全球都被看作是经济现象,有很多美国的评论员认为,他也只会是一种经济的崛起,但很多美国人非常吃惊地发现,中国的重要性越来越广泛,他们为此感到忧虑,因为之前他们觉得,中国对美国仅仅会有经济上的挑战和威胁,这种想法在美国和相当数量的欧洲人当中都非常普遍。
美国有学者认为自19世纪末以来,欧洲是在不断西方化,“中国梦”则体现了中国不需要再走这样的路,虽然他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但是一个强大的发展中国家,他不再需要简单去适应世界其他国家的模式,他们现在想问的是,中国的追求是什么?中国在全球的位置和角色是什么?中国希望成为怎样的一个大国?
对128个国家而言,中国都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中国已经有了一个改革性的转变,已经影响到世界的很多国家。中国会是全球转变的一个关键的引擎,中国也应该承担起这种国际性变化的一些责任。
要有什么样的责任,什么样的改变,什么样的机制,什么样的框架,什么样的模板,之前这些问题实际上都是美国的一些问题,但是现在,中国已经切入其中,中国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重要的位置,已经可以提出这些重要的问题。
《华夏时报》:“一带一路”和亚投行会给国际体系以及中国的地位带来什么变化?
马丁·雅克:中国在国际体制当中的地位,我们确实也看到这样一个转移,从2013年开始,中国提出亚投行和“一带一路”两大提议,代表着中国已经不再是在国际体系当中搭便车的人。英国突然在2015年宣布要加入亚投行的创始国,美国是很抗拒的,因为美国害怕很多国家加入亚投行,对他们当前的体系是一种潜在的威胁,英国的参与开启了一扇大门,很多来自欧洲的国家,还有世界各地的一些国家也加入了亚投行,这是中国第一次尝试来建立一个多边的国际的机构或者对话的平台。
中国想要做到什么呢?这样一个亚投行,是希望能够帮助基础设施的融资,这个肯定在亚洲是有巨大的需求。
大约是在同时,中国也提出了“一带一路”规划,规模前所未有,让人难以置信的,对于人类历史上来说,这也应该是最大的一个国家的规划,目标就是要重复中国曾经在历史上的地位,成为一个全球的中心。
“一带一路”项目将会取得成功吗?我也不知道,我想这应该是一种非常长期的规划,即便他取得一半的成功,也是前所未有的转变,他会彻底或者是部分的改革整个大陆的机制,这个部分占据了世界上63%的人口。我们也知道这个项目的部分地区是不太稳定,也具有一定争议性,而且所需要资金的规模是非常大的,中国不可能提供所有的资源,但这肯定是一个规模非常宏大的计划,而且我想它非常可能会有巨大的改进。
《华夏时报》:美国在国际体系中扮演的角色为什么会出现削弱?
马丁·雅克:目前而言,中国主要是全球化的参与者和接受者,在未来中国的角色可能会发生变化,成为全球化的塑造者和推动者,我甚至可以说,中国在这方面的重要性会超过美国,中国在向前看,而美国相对更加保守。
在英国,很多学者普遍的看法是,中国的经济转型会遇到瓶颈,是不可持续的。的确,我们遇到了巨大的危机,可是危机并不出现在中国,而是西方,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心脏地带,也就是美国,当然中国的增速从2010年开始也在放缓。
在西方,包括美国,其实经济的复苏,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的复苏乏力。美国现在的经济规模比2007年略大一点,英国也是如此,而欧洲大部分地区的经济规模还没有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也会遇到一些周期性的经济下行和萧条的风险。
在西方国家最好的增长率可能也就是1%和2%,整体是比较停滞的状态,直到最近,美国提高利率之前,欧洲其实都是一种在重症监护室维持生命的经济状况,而且短期内相关利率提升的工具有效性也是打一个问号。美国情况略好也好不到哪儿去,这也影响到美国的信心和他看待世界的方式及态度。
这不仅仅是经济形势,而且美国的外交政策现在也在做出调整,他投入太多资源到中东、阿富汗和其他地区,这都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所以现在美国在外交方面都非常的谨慎,尤其是从中东撤出,而且也没有倾向要参与到叙利亚的事务当中,我觉得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美国在全球化等事项方面是更为保守了。
我们确定发现,在美国,包括美国政坛,似乎有一种后退、谨慎,至少是一种反思,即美国是不是一个真正全球化的大国,利益牵扯这么复杂广泛,这样的做法是不是最好的选择,这是我们谈到美国角色的时候,需要记住的。
我们其实也能够感觉到,美国在国际体系当中,扮演的角色不断削弱,所以他在不断的防御,比如说G7变成了G20,而WTO的角色也被一些区域,尤其在东亚地区的这些集团削弱,世行有可能在未来成为次要的机构。IMF也可能被不断削弱,虽然可能会改革,但是未来真正怎样,还要看它是否建立有效的机制。
《华夏时报》:在冷战之后,美国做了很多世界秩序重建工作,现在中国在国际体系中能采取哪些办法呢?
马丁·雅克:我觉得有的时候钱是最有说服力的,我给大家举个非常经典的例子,为什么我的国家离美国这么近,只有一指之隔,忽然立场大变,现在英国终于放弃了之前保护主义的方式,对英国人而言,我们关心的其实是在新局势下中国能不能帮助英国发展核电、高铁等领域,是否会支持伦敦作为全球两大金融中心之一,成为海外的人民币离岸中心。而谈到“一带一路”方面,核心其实也是中国能够给世界带来发展,不仅仅是获得经济增长。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