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农地市场价值百亿 两权试点助推土地流转

作者:杨仕省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4-15 23:07:04

摘要:农村流转土地金融化,为长期困扰农业现代化的资金难题提供了捷径。

农地市场价值百亿 两权试点助推土地流转

本报记者杨仕省北京报道

农村流转土地金融化,为长期困扰农业现代化的资金难题提供了捷径。

《华夏时报》记者采访获悉,安徽省近日举行了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下称两权试点)工作推进会。“自去年下半年至今,我们这里的两权试点超过1400万元。”4月14日,安徽省宿州埇桥区相关负责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两权试点盘活了农村的存量资产,拓宽了农村融资渠道。

这是中国农村土地流转改革的一个缩影。“农村土地两权市场巨大,借助金融部门解决贷款难题,加速农村土地流转步伐。”北京京鼎律师事务所研究员杜兆勇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农村融资难,依然还是目前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之一。

为此,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银监会等四个部门联合于3月26日印发了两权试点办法,就推进落实“两权试点”明确了政策要求。

那么,农村土地流转的规模如何?据今年两会期间重庆市市长黄奇帆估算,中国可流转农村土地市场价值在100万亿元。中国最大的土地流转企业——土流网CEO伍勇也认同其观点。伍勇判断,土地流转做成上百亿的规模不成问题,这笔沉睡多时的巨额资本正成为资本争夺的新市场。

农地试点金融化

资本的触角已悄然伸向了“农地金融”。

记者获悉,土流网3月20日获得复星集团旗下复娱文化及另一资本巨头经纬创投1.5亿元的投资,这已是盛大资本下注5000万元后,该网再获一笔巨额资金。

这家名为土流网的企业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农村土地流转平台,首创了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一举击破了农村土地金融化的坚冰。此次,盛大资本CEO陈明峰、复星集团首席执行官梁信军及经纬创投创始人邵亦波还以董事的身份进驻土流网董事会,三巨头“抱团围猎”农地流转,足见其潜力巨大。

据了解,国家早在2009年允许农村土地流转,土流网也自那时开始尝试农地金融,至今已达7年之久。“我们正是借着这股东风,完成了两轮融资。”土流网CEO伍勇说,土流网可以向农民提供土地价格评估、土地抵押担保、农业保险、土地征信等互联网土地金融服务。“我们开拓土地金融市场的第一步,就是与银行、保险公司联手,率先开始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伍勇说,2016年土流网土地经营权贷款会突破10亿元。

那么,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如何?按照黄奇帆的估算,中国农村“三块地”(指承包地、林地、宅基地)价值约100万亿元人民币,其中耕地的价值大概在40万亿元,宅基地40万亿元,林地20万亿元。

重庆、四川也是较早便开始两权试点。

记者从重庆土地交易所获知,重庆已经在农村做了3年两权试点。其做法是,将“三块地”的价值按集体所有权占20%、农民使用权占80%计算,将使用权作质押,如果坏账,由担保公司、银行、农民共同赔偿。“3年增加300亿元农村贷款,到现在基本没坏账。我们的试点是谨慎、稳当的”。黄奇帆对两权试点给予了高度评价。

正是基于如此大的诱惑,银行也想尝试土地金融化的甜头。记者从有关渠道获知,为尝鲜农地流转金融服务,江苏如皋农商行近日成立了如皋市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和农地抵押贷款担保平台,试图分“农地金融”一杯羹。

“要搞好两权试点,并不容易。”中央财经大学不动产法研究所所长尹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下,缺乏必要的政策和法律支持及尚未完善的确权机制等,这些会阻碍两权试点的推进。


拓宽农村融资渠道


“两权试点”又迈出了一步。

3月24日,央行、银监会、保监会、财政部和农业部联合印发《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下称两权试点办法),这被视为中国原有的农地制度与农村金融体制将被打破,赋予“两权试点”的融资功能,为农民贷款提供了新路径。

“两权试点”在去年就被寄予厚望。去年8月公布的 《国务院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赋予试点地区“两权”抵押融资功能。

记者此前注意到,对于农村“三块地”如何改革,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用词却很谨慎,仅有一句“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态度谨慎但脚步从未停歇。3月31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批转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以下简称“2016年经改重点工作意见”)称,今年将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省试点将扩至22个省区。

这其中有一句话很重要,就是“慎重稳妥”开展“两权试点”。对此,北大法学院教授姜明安表示,在推进农地改革试点上,中央的态度始终坚持稳步推进,很谨慎。

记者梳理发现,“两权试点办法”也强调,试点要“依法稳妥规范”推进,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但要拓宽农村融资渠道,并不容易。据悉,“两权试点”最早出现于2013年底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因争议太大而搁浅。去年国务院出台了“指导意见”再次提及“两两权试点”,今年出台了“两权试点办法”,算是对“两权试点”进行了再细化。

尹飞说,此轮农地改革事关中国农村未来经济的兴衰,谨慎试点是对的。长期致力于不动产研究的北京市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周玉忠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兴市场主体发展迅速,产生了更多农地流转的市场需求,由此引发的问题也在增多。“流转合约极不规范,甚至不签合同。”周玉忠说。

杜兆勇也表示,要从源头上杜绝土地纷争,需要明确农地的权属关系,赋权于民,而如何面对错综复杂的农地关系纠纷,已成为各地方政府一块烫手的山芋。“中国改革是从农村起步的,当下的改革又将回到农村,而土地是其改革重点”。杜兆勇说。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