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金所曾庆群:监管健全会带行业走出低谷
汉金所CEO曾庆群
编者按:
《华夏时报》与网贷第三方机构多米网共同打造的“华夏多米”国资20互金指数已于2016年1月起正式推出。为配合指数发布,华夏时报网陆续推出“国资平台代表看网贷”系列话题,邀请“华夏多米”国资20互金指数中的样本平台负责人,分享他们对于行业的看法。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近日正式挂牌,体现了国家最高层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重视和呵护,对行业发展具有强大的提振信心的作用。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的成立,也会进一步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引导行业往正规有序的方向发展。
事实上,“国字号”互联网金融协会的引导作用已经开始显现。目前,包括湖北、安徽等地的区域性互联网金融协会正在加紧组建的步伐。湖北省刚刚在3月初召开互联网金融协会首次筹备会议,汉金所被推选为会长单位,预计湖北省互联网金融协会有望在上半年正式成立。
汉金所相信,随着“国字号”互联网金融协会的成立,整个行业的监管会愈发的健全和有序,整个行业将逐渐走出目前的“低谷”。汉金所也看好整个行业正本清源后广阔的发展前景。
“伪国资”平台需整治
“国资”互联网金融平台不仅意味着更雄厚的资本,同时还意味着更完备的风控、更缜密的运营、更严格的监管。整体来看,国资背景为平台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信用背书。在目前互联网金融“鱼龙混杂”、监管尚不健全的大背景下,“国资”基本等同于“安全”,这也是“伪国资”平台出现的主要原因。
2015年,正是因为部分虚假平台打着互联网金融的旗号,欺骗投资人,“跑路”事件层出不穷,引发投资人恐慌,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同时让坚持合规合法经营的平台遭遇信任危机,致使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几乎进入“冰冻期”。
此类“伪国资”平台的出现应该及时引起监管层的重视。3月18日,国务院国资委、银监会召开10家P2P公司和3家国有企业参加的座谈会,强调“规范”二字,责成国资系P2P做好表率作用,合规自律,同时责成国有企业尽快解决“冒牌”国资系P2P问题,杜绝虚假宣传。这无疑为真正规范经营的国资系P2P平台创造了更好的发展环境,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悲剧。
对于汉金所来说,大股东作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国资担保公司,为平台提供了良好的信用背书;其次,大股东为汉金所提供经过严格风控审查的债权资产,这在目前资产荒的大背景下,对平台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最后,大股东的员工作为汉金所第一批“种子”用户,为平台带来了大量优质理财用户。
创新突破在技术融合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在近三年发展得如火如荼。究其根本,主要原因是金融抑制带来的普惠金融供给不足,同时也在于互联网金融公司在监管包容的环境下进行了大规模的监管套利。从而出现了挑战私募产品200人上限及合格投资人监管底线的产品,证监会对此类产品叫停,是非常有必要的。
合规性约束会使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速度放缓,监管的重点方面是在抑制金融产品的过度创新。未来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发展,势必将推动金融电子化和金融的高技术化,提高金融与互联网技术的高度融合,提升用户的体验感。这可能是未来一段时间,互联网金融创新的突破点。
至于“大而全”或“小而美”,我认为并非是两种矛盾的发展思路。一方面,随着平台用户规模的扩大、理财需求会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此时需要平台提供多样的优质产品来满足用户的差异化理财需求,引入基金、保险等综合理财。在丰富产品的同时,也能很好的解决此问题。
以汉金所为例,除主打产品“樱花系列”外,2015年下半年,汉金所接入了小额消费贷产品、活期产品等。不同的产品都有自己特定的用户群体,并未出现“此消彼长”的现象,平台总投资人数和累计成交额双双上涨。
另一方面,产品类别丰富,并不影响单一产品在其细分领域的精耕细作,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做到在规模上的“大而全”,产品上的“小而美”。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