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拨备覆盖率齐降 银行不良贷款双升

作者:张夏楠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4-01 23:53:26

摘要:银行不良贷款的表现延续了此前半年报时的趋势。截至2015年末,10家已发布年报的银行新增不良贷款余额合计为2940.89亿元,其中农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在已发布的10家银行里最高,为2.39%。

拨备覆盖率齐降 银行不良贷款双升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夏楠 北京报道

银行不良贷款的表现延续了此前半年报时的趋势。截至2015年末,10家已发布年报的银行新增不良贷款余额合计为2940.89亿元,其中农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在已发布的10家银行里最高,为2.39%。

而以不低于150%的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的标准来看,建行150.99%的拨备率已逼近红线,其余多家也都不轻松。

不良:双升趋势难改

根据银监会数据,去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在1.27万亿元,不良贷款率在1.67%。而上述上市银行的数据表现与银监会披露的数据基本相符。除农行外,招商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不良贷款率也都超过1.6%,分别为1.68%、1.61%和1.60%。从各家银行不良贷款的行业分布来看,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仍是“重灾区”。

中信银行在年报中称,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的不良贷款余额合计占比达到80.21%。平安银行年报显示,商业、制造业和零售贷款(含信用卡)占不良贷款总额的95%。招商银行不良贷款增量的84%也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采矿业三个行业。

虽然建行整体不良率只有1.58%,但年报中所披露的行业不良率显示,批发和零售业的不良贷款达到9.65%,制造业为5.89%,远远高出其他行业的平均水平。

从不良贷款的地区分布来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仍靠前,而西部地区的不良贷款占比也在上升。在农行、工行等几家银行的不良贷款分布中,西部地区的不良贷款余额仅次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甚至超过后者。

在长江三角洲,温州银行业自2011年底先于全国银行业率先暴露风险。据悉,2015年末,浙江省不良贷款余额1808亿元,不良贷款率2.37%,同比上升0.41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另一组数据是关注类贷款。除建行外,其余9家银行关注类贷款余额及占比均出现上升。

中信银行在年报中指出,关注类贷款余额和占比上升的主要原因,一是对风险分类标准较为严格、审慎,存在不利还款因素的贷款,没有特殊原因都会认定为关注类;二是经济下行周期,实体经济经营陷入困境,资金链紧张,信用风险不断加大,导致关注类贷款上升。

拨备:逼近红线

目前,银行业拨备监管主要有两个指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不低于150%,或拨贷比不低于2.5%,二者中取较高值。

在此前发布的2015年度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中,银监会披露四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181.18%。现在来看,除农行外,9家银行都低于这一水平。

农行的拨备覆盖率是从去年的286.53%下降97.1个百分点,降至189.43%,降幅最大;而建行拨备覆盖率从2014年末的222.33%降至150.99%,下降71.34个百分点,紧贴红线。

建行行长王祖继就此回应称,150%的红线并非强制性指标,而只是管理性指标。“从国际通行的惯例来讲,监管当局对拨备覆盖率并没有一个非常标准的、一致的要求,必须要达到什么水准”。他表示,拨备覆盖率只要超过100%,就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水平了。

工行的拨备覆盖率为156.34%,也较2014年下降50.56个百分点。工行董事长姜建清也在业绩发布会上回应表示,在前些年银行业利润增长比较高的时候,国内银行业在拨备方面采取了逆周期的管理办法,处于较高的拨备水平,而工行现在的拨备仍大大高于国际上许多与工商银行类似体量的大型银行。

拨备监管指标承压,去年底就曾有过放松拨贷比的消息。近期又有消息称,监管正在考虑在差异化监管思路下,对7家上市银行的拨备覆盖率进行动态调整,但尚未得到证实。

对此,中信银行副行长方合英回应称,适度下调拨备覆盖率指标,“不仅是大行,而且是很多银行共同的心声”。王祖继也表示,银监会正在就此进行研究,“至于说调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还要等监管当局公布”。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