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听傅莹“说法”:谁的环保压力大?

作者:马维辉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3-05 00:57:59

摘要:在北京雾霾中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自然也无法回避这一话题。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马维辉 两会报道

3月4日,霾,站在人民大会堂里往东看,只能看到国家博物馆的轮廓。

在北京雾霾中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自然也无法回避这一话题。

当身穿淡蓝色上衣、戴着银色眼镜、一头银发的大会发言人傅莹再次出现在记者面前时,她向记者谈及了今年的立法工作。

环保法、民法典、慈善法都位列其中。

在被问到雾霾治理问题时,也许是话题过于应景,也许话题早已被她猜到,傅莹的脸上又出现了她特有的微笑。

“大气污染治理确实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难题,这些年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这种强烈要求,党中央、国务院是高度重视、积极回应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的努力,而且也感受到这种压力,也有强烈的责任感。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都很少笑的,我认为他‘压力山大’。”傅莹徐徐说道。

傅莹的说法引发了台下会心的笑声,面对雾霾谁又压力不大呢?而化解压力的最好工具或许就是法律。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傅莹用了大约长达一分多钟的时间向与会记者开始介绍中国政府的环境立法工作。“人大常委会在大气污染防治的问题上,应该说是连续3年进行了高强度的监督和立法工作,2013年副委员长率队进行专题调研,而且你们也注意到了,当年国务院就出台了‘大气十条’;2014年我们进行执法检查,提出整改要求,并且推动修改这部法律;2015年听取了国务院的反馈报告,同时连续对《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草案进行审议。”在略微停顿后,她谈到了问题的重点,“2016年1月1日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可以说是一年一个新台阶。现在的问题是这部严格的、新修订的法律要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实,但是我也听到很多其他的议论、要求,任何治理都是有代价的,要平衡个人利益、局部利益、整体利益,这是一个难题,人大还是要保持监督的力度和节奏。”

此外,傅莹透露,环境保护税法也已经被列入了今年的立法计划。

在介绍完了环保法的立法工作之后,傅莹仍不忘热心“推荐”记者去参加另一场更专业的新闻发布会。“另外,环保部长陈吉宁过两天也有一场记者会,大家可以关注,他会给你们提供更加专业和全面的介绍。”傅莹说。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