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寒冬下,哪些新媒体项目将成为避寒的港湾?
2016年1月23日,野马财经“新金融、新生态、新经济 双创时代投融资论坛”在北京圆满落幕,以“水皮”为代表的十一家自媒体获得“最具投资价值自媒体”奖项。
2015年,新媒体项目投融资异常火爆,颇受投资人青睐,不过,随着“资本寒冬”的来临,这种火爆的情形还能持续多久?投资人青睐什么样的自媒体?为何“水皮”等微信公众号能获得“最具投资价值自媒体”的称号?
野马财经“双创”论坛上,数位来自投资机构、创业媒体的嘉宾,分别从自己的角度作出了观察。
内容创业者的春天来了
“我们正处在寒武纪,一方面,温度极低,一片严寒,另一方面,却是一个生命大爆发的时代”,这是无界总裁欧阳洪亮在论坛上提出的观点,他同时提醒大家,由于传统媒体大量人才的流失,目前正处于优质内容空窗期,这一机会值得抓住。
蜻蜓FM副总裁郭嘉进一步解释,2016年,将是内容原创者之春,而且,内容呈现形式、呈现平台,也将从单一的文字,向视频、音频等全媒体转变。
高樟资本创始人范卫锋则直截了当地表示:“现在出来做新媒体创业是不是太晚了?我的答案是不晚,而且很早。”
总体而言,随着新媒体成长之初的浮躁慢慢褪去,优质的原创能力越来越受到读者以及投资人的重视,内容创业者的春天,已经到来。
新媒体估值的三个维度
过去一段时间,许多新媒体项目获得了融资,新榜的估值更是达到了两个亿,那么,投资人看重的是新媒体项目哪些地方呢。
天奇阿米巴基金投资合伙人魏武挥表示:“我们投资新媒体要从三个方面观察,一是粉丝量、二是原创内容、三是商业模式。同时,我们的目的是赚钱,因此会在新媒体估值较低的前期进入,进行投资。”
高樟资本范卫锋,则与大家分享了他的投资故事与投资逻辑。
我们基金11月9日成立以来,一共投资12、3家新媒体,我们投的绝大部分项目什么都没有,连公众号都没有开,也没有任何商业计划书,甚至连PPT也没有,因此根本没有数据可以看。基本在聊他过去的人生历程中,如果觉得聊得来就很快投,并且很少有聊超过1小时的。
我们发现,按照这种方法寻找到的项目都还不错,在很短的时间里,已经有两家正在谈后续的投资。
新媒体,不只是媒体
在谈及新媒体估值的时候,财经早餐创始人郑亚苏直言:“按照粉丝数量来估值的新媒体很悲哀;同时,新媒体卖广告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不过要有个尺度。”
的确,既然叫“新媒体”,商业模式很显然不能裹足不前,只有寻找、发现更多高质量用户,把握更精准的用户痛点,这样的新媒体项目才有更高的投资价值。
譬如本次获奖的“水皮”,不仅在微信公众号以及微博上都有着大量的粉丝,而且都是专注于股票市场的高质量用户,有着极高的转化价值、商业潜力,毫无疑问,“最具投资价值自媒体”的称号当之无愧。
对于如何更好地发挥新媒体的价值,野马财经创始人李晓晔也结合自身创业经历进行了分析。新媒体立足、深耕某一垂直领域,可以在帮助企业成长的同时,自身也获得发展。例如互联网金融,许多正在崛起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同样需要获得媒体的关注与支持,但他们却很难进入主流财经媒体的视野,这就为双方合作,达成共赢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和北京的天气一样,我们正处在“寒冬”之中,不过潜下心来仔细挖掘,冬雪之下,其实潜藏着蓬勃的生机,正如雪莱那句: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么?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