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手语和盲文将推“普通版”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cc)记者王晓慧北京报道
2015年12月29下午,中国残联、教育部、国家语委、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共同举行《国家手语和盲文规范化行动计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发布启动会。会议正式发布《行动计划》,并宣布了“国家通用手语标准”和“国家通用盲文标准”两大课题的结题意见。
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程凯在会上指出,手语和盲文规范化关乎三千多万残疾人的语言文字权利,关乎残疾人文化素质的提高和融合发展,要充分认识贯彻落实《行动计划》的意义。程凯要求,各级残联一定要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历史使命,按照中央领导同志的要求,在教育和语言文字部门的指导支持下,根据任务目标和主要措施,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好本省(区、市)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抓好贯彻落实;开展调查研究,发掘当地具有一定水平的手语和盲文研究机构或专家,不断壮大研究队伍和力量;安排专门经费,做好协调推动与主动宣传工作,确保《行动计划》规定的任务顺利完成,造福广大残疾人。
缺乏统一标准
我国盲文和手语标准的不统一一直是困扰盲人和聋人的难题,同时标准的混乱也阻碍了相关研究的发展。
据统计,中国有3000多万听力残疾人和视力残疾人,手语和盲文是他们使用的特殊语言文字,是国家语言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并无统一规范,导致残疾人的交流存在巨大障碍。同时,由于地域文化的不同,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手语、盲文缺乏统一标准;手语和盲文作为专业学科,研究起步晚,专业人员匮乏和基础薄弱等问题亟待解决。
由于种种原因,手语、盲文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为手语、盲文有待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通用手语、通用盲文有待不断完善,手语盲文研究机构和队伍急需加快建设。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教育事业、残疾人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残疾人受教育水平和层次不断提高,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领域日益广泛和深入,手语、盲文的现状已不能满足广大聋人、盲人接受教育、共享文化、参与生活的迫切需求,加快手语、盲文规范和推广的紧迫性日益突出。
其实,早在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便为此召开过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并且正式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下称“《教育规划纲要》”),成立了国家手语和盲文研究中心,其中,《教育规划纲要》将“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作为专章,放在突出位置,并且作为未来10年8项重点发展任务之一,同时,在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大背景下,加强手语、盲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被视为“十二五”以及今后一个时期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任务。
此后的“十二五”期间,相关机构先后进行了通用手语和通用盲文的规范标准研究;此外,还加强了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包括盲文和手语工作的战略研究,手语、盲文词汇研究,加快建设手语语料库;开展少数民族手语和盲文使用情况调研;开展对外交流;整合研究队伍,建立开放式的研究平台,使盲人和聋人朋友能够参与研究工作,将手语、盲文学科人才培养提到日程。
同时,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国家手语和盲文研究中心等共同承担了国家通用盲文手语标准研制相关课题研究,通过建立多学科、高层次的研究平台,旨为形成比较完善成熟、科学好用的通用盲文手语新标准。
五年完成规范工作
针对当前手语和盲文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如今,这一局面有望得到解决。
作为我国第一个针对残疾人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的国家规划,《行动计划》提出,到2017年颁布国家通用手语和通用盲文方案,基本形成手语和盲文规范化工作机制,到2020年颁布国家通用手语和通用盲文相关规范标准,初步实现手语和盲文信息化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也就是说,中国将在未来5年内分阶段、有序推进手语和盲文规范化工作,为听力残疾人和视力残疾人提供更加公平、平等和便利的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
此外,《行动计划》还明确了国家通用手语和通用盲文的法律地位,提出了加强盲文和手语规范化工作的保障条件。
众所周知,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是促进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语言文字事业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社会性和全民性特点,是国家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历史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事关国民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都对语言文字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树立和增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推进语言文字事业全面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听力残疾人和视力残疾人同样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此,国家语委主任、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强调,《行动计划》对残疾人学习文化知识、获取信息、社会交往以及更加公平地参与社会活动起到重要作用。
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生存、发展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关爱残疾人,发展残疾人事业和特殊教育事业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作为教育和语言文字行政主管部门,教育部、国家语委始终关心、支持残疾人教育和手语、盲文工作,积极履行职能,支持特殊教育发展,推动手语、盲文研究,为促进和提升残疾人生存质量、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做了许多工作。
按照《行动计划》要求,加快国家通用手语和国家通用盲文的研制,配合实施、统筹规划手语和盲文的科学研究、应用推广、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以学校和公共服务领域为重点,全面推广使用国家通用手语和国家通用盲文,为听力残疾人和视力残疾人提供更加公平、平等和便利的受教育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保障他们的语言文字权利、受教育权利和融合发展。我们将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理念为引导,进一步落实共享发展的理念,把语言文字事业服务盲文、手语工作,服务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推上新水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