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AIG甩卖资产中资公司慎对友邦股权出售

作者:李军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08-10-11 15:27:00

摘要:AIG甩卖资产中资公司慎对友邦股权出售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军慧 北京报道

    在坚持了3周“不抛弃寿险、财险两大核心业务”的论调后,美国时间10月3日,美国国际集团(AIG)宣布了打算出售友邦保险少数股权的决定。
    虽然友邦中国区并未在出售之列,但传闻中的“买家”出现了中国人寿、工商银行、人保财险等中资公司的身影。
谨慎的中国买家
    据AIG北京代表处4日消息称,AIG正在为旗下独资寿险子公司——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寻找战略投资者,为此,AIG将出售友邦保险部分股权。
    友邦保险总裁兼AIG亚太区总裁麦智信表示,目前友邦保险财务稳健,此次引入的战略投资者将确保友邦有能力继续稳健增长并提供更优质的保险产品和服务。
    叱咤保险界百年的友邦保险似乎并不愁卖。
    麦智信透露,自母公司前一周周五在纽约宣布将启动大规模资产剥离计划以来,有超过12家公司接洽过美国友邦保险。
    闻讯而来的不乏中资知名机构,目前经媒体爆出的最少有3家:中国人寿、工商银行和人保财险。
    虽然从目前的消息看,友邦中国区并未在出售之列,但舆论大多认为,中国友邦作为其增长速度最快的区域,也将被迫出售其部分股权,同时可以换来再度开疆拓土的自由。
    “中资公司参与购买友邦股权不无可能,特别是一些中资保险机构。”一保险专家认为,“友邦的保险业务是块很好的资产,如果收购成功,可以发挥很强的协同效应。”
    有报道称,曾成功投资 VISA获利颇丰的中国人寿呼声甚高,而另一家保险商人保财险则早与AIG“沾亲带故”。人保财险和AIG双方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后者持有人保财险9.9%的股权,因而并不排除双方继续增进股权合作的可能性。
    记者询问中国人寿、人保财险等中资机构,得到的回复均为“不知情”。
    业内人士也在提醒着收购友邦可能存在的风险。
    招商证券保险分析师罗毅认为,如果收购的是友邦中国公司的资产,风险显然很小,因为友邦中国公司多年来业绩一直颇佳;但如果是收购中国以外的友邦资产,风险就不可知了。
平静的友邦中国
    AIG危机发生之后,友邦中国区一直保持平静,中国香港、新加坡的退保风潮并没有大规模地在中国内地复制。
    9月17日,香港友邦发出声明,该公司虽为AIG子公司,但拥有独立而健全的账目,所签发保单为该公司直接责任,具备充足资本并受保监机构严格监管。
    “事实上AIG倒闭与否,对财务独立的友邦保险来说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一位友邦的客户经理在给客户的安抚信中这样写道,“而且美国政府贷款后,友邦保险还增加了一位实力更雄厚的股东——美国政府,全球没有比美国更有背景的股东了。”
    10 月3 日,麦智信表示:“AIA 财务稳健。通过其过往在亚洲的空前发展,我们建立了具有超过2000万保单持有人和超过20万保险营销员的显赫地位。我们显然是市场的领导者。”
    友邦中国北京分公司的寿险顾问李小姐的名片上依然保留着AIG的字样,并像以往一样罗列了其“世界五百强名列第三”、“国际财务实力评级历年AAA”等招牌。
    在母公司的危机之下,友邦仍然积极推出新的保险产品。
    9月26日,友邦保险推出逐年返还的分红型“金喜年年年金保险计划”,称为客户提供“应急资金调整家庭现金流、规划子女一生成长的资金投入、为晚年保障提供了一个新的财务规划解决方案”。
    “短期缴费,逐年返还,客户在短短几年就可以完成缴费,极为适合有短期缴费需求的客户。” 寿险顾问李小姐说。
    只是以往吸引客户的重要说辞现在已经悄悄改变。
    “AIG风波对友邦保险没有任何影响,友邦保险作为AIG的全资子公司,其财务是独立核算的。” 李小姐以“独立法人的全资子公司”的性质极力拉远公司与AIG的距离。
    而在以往,AIG遍布全球130个国家和地区的网络及万亿美元资产是友邦保险的营销员们推销保险时最重要的武器。

 

华夏时报订阅电话
北京(010-59250200)  (010-59250001) 上海(021)52890785  深圳(0755)81197099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局订阅电话:11185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