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IPO折戟3年后欲登陆新三板 归真堂重回资本路

作者:张 杰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5-12-19 01:20:31

摘要:与此前不同的是,此次归真堂规模增加到899头活熊。曾在舆论的争议声中被迫中止上市的归真堂,转战新三板后会有什么故事发生?

IPO折戟3年后欲登陆新三板 归真堂重回资本路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cc)记者 张杰 北京报道

此前因活熊取胆遭争议被迫中止IPO,并没有动摇归真堂上市的决心。12月15日,《华夏时报》在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看到,福建归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已于近日正式申请新三板挂牌上市,其悄悄选择转道新三板挂牌材料也于12月14日在全国股转系统披露。

与此前不同的是,此次归真堂规模增加到899头活熊。曾在舆论的争议声中被迫中止上市的归真堂,转战新三板后会有什么故事发生?

重回资本路

沉寂3年的归真堂还是决定要重走资本路。

记者对比归真堂前后两次的上市招股书发现,3年来公司变化最大的是增加黑熊养殖数量,截至8月31日,归真堂养殖黑熊899头,年可繁殖小熊100头以上,归真堂3年来已经增加了黑熊近400头。

与此前招股书相比,公司的盈利能力并没有明显的进步。记者在招股说明书上看到,2012年市场就传出归真堂营收已经达到约2亿元,但是从公布的2013-2015年营收数据来看,公司近几年营业额维持在1.72亿元左右,并没有出现显著增长。

而相同的是,归真堂的惟一主营为熊胆系列产品,原料需从活黑熊身上直接提取。根据资料显示,归真堂成立于2000年,主要从事熊胆粉系列中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主要原材料来自于其子公司归真堂生物的黑熊生态养殖基地,主要产品是熊胆粉和熊胆胶囊。

在披露的报告期内,2013年到2015年前8个月,公司核心产品熊胆粉系列中药收入合计分别为1.47亿元、1.57亿元、0.9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86.12%、90.73%、93.04%,毛利率高达到87.34%、88.99%、89.36%。

而对此次归真堂执意挂牌新三板原因,其公司董事张志鋆介绍,归真堂的上市完全是出于企业发展的需要。

记者在招股书上看到,归真堂货币资金充裕、净利润变现能力较强,也不存在盈利大量变为应收账款没收回的情况。此外,也就是在今年,归真堂还一次性通过增资扩股募集了5.74亿元资金,且公司融资并不困难。

其实,这并不是归真堂首次提交上市申请。2009年11月,归真堂在福建地方媒体上刊登上市辅导公告。随后,市场掀起一片反对之声。不过,2012年2月1日,证监会公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报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归真堂仍然上榜。2013年4月3日,证监会公布了一批中止审查的拟IPO企业名单,归真堂在列。2013年6月,在IPO自查“大限”的最后一周,归真堂表示,因“IPO不是好时机”,因此“上市宣告终止”。

对此,有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分析说,此前因为在A股上市受舆论的压力夭折后,最终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新三板,或许是希望在新三板上市后,最终再转战A板上市,实现曲线上市。

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此次共向外发行了约5737万股,而德生源一家就参与认购了2196万股,认购资金约2.8亿元,认购成本约为10元/股。

12月17日,记者多次致电归真堂对外公开电话,不过,直到记者发稿时,仍未接到关于该事件的相关回复。

产品结构痛点

“挂牌与此前谋求上市,在性质上存在差别。”谈及这次申请登陆新三板,张志鋆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三板不是一个交易所,它是一个交易系统,不应该称为上市。

虽然如此,归真堂这一高层的说法也引来了业界的极大关注。记者了解到,就在12月14日归真堂申请登陆新三板的消息一出,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的官方微博发表《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关于归真堂申请挂牌新三板的声明》称,“养熊业圈养的熊类长期生活在非自然的单调环境中,它们不仅饱受生理上的折磨,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目前归真堂的上市,最大的挑战是道德对抗,其主要原因是‘活熊取胆’,这个略显残酷的词,这也让归真堂的上市之路一波三折,同时监管部门必然会有一定的考量,如果归真堂还坚持主业不变,归真堂或将重蹈覆辙。”另一位长期观察归真堂的人士分析称。

归真堂业绩报表亮丽,但从长远看来是否能保持这种增速和活力,业内多位人士均表示担忧。

“其实归真堂正面临着产品结构严重单一化的窘境,虽然熊胆粉系列产品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且成本也在降低,但是逐年上升的营收占比则在考验着公司营收增长的可持续性。”一位长期关注归真堂的人士直言。

另一家以熊胆入药的制药企业上海凯宝(300039.SZ)在公告中表示,目前国内的多家公司研制体外培育,特别是熊胆粉中试其实早已取得重大突破。该技术可在体外模拟胆汁酸合成的肝肠循环过程,将鸡胆粉经生物转化制成与熊胆粉成分、药效相近的产品。

而对于这场熊胆舆论大战,归真堂能否如期登上新三板实现逆袭?本报记者将持续关注。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