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汽车正文

伟大的Q7摊上大事儿了

作者:寇建东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5-12-11 22:56:30

摘要: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葛树文辩证地阐述了“伟大”的含义,“伟大不是一个终点,是永远不停止,是战胜困难、战胜自己、战胜自己内心的敌人。”

伟大的Q7摊上大事儿了

奥迪把十年磨一剑的全新Q7(距上一代Q7已十年)上市仪式的主题定义为“伟大·不止”,为体现这一伟大,奥迪不惜花费重金,包下了整个蜈支洲岛,并将其命名为“Q7岛”。之所以如此任性,概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竟然与全新Q7有着惊人般的契合——北纬18度,意喻全新Q7的18大技术革新;东经115度,则代表全新Q7 115mm自适应空气悬架调节区间。

不仅如此,奥迪还意欲借这座面积仅1.48平方公里的小岛传递“积跬步以至千里”的“伟大”——“‘伟大’这个词很大,听起来有点吓人。但‘伟大’也可以很小。它可以是一个思想、一个创意,也可能是一项科技,但把这些事情加到一起,就是今天要投放的Q7。”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葛树文辩证地阐述了“伟大”的含义,“伟大不是一个终点,是永远不停止,是战胜困难、战胜自己、战胜自己内心的敌人。”

但就是这么一款伟大的车型,在上市之前便摊上大事儿了。

“从上海的TT到成都的A6 Allroad,再到上海的A7,都没有今天这事儿大。”葛树文所说的大事儿,自然是全新Q7的上市,“全新Q7上市是奥迪事业部在2015年最后一件大事,这款产品是整个奥迪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一个转折点,一个助跑的起点。”

这便是全新Q7摊上的大事儿——用一款产品承载整个奥迪品牌在全球最大市场上的转折点,这对奥迪来说闻所未闻——即便是曾经如日中天的A6,或者开辟高档豪华车全新B级车市场的国产A4,抑或是引领豪华SUV市场的国产Q5,都未曾获此殊荣。

为何说全新Q7之于奥迪在中国市场是一个转折点?葛树文给出了部分答案,《火星救援》的作者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说我手里的工具是锤子,那些问题就是钉子,只有把所有的钉子都打下去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在葛树文看来,全新奥迪Q7至少解决了三个问题:轻量化——较上一代Q7减重325公斤;高效动力——不逊于上一代的3.0的2.0T发动机;创新科技——奥迪全息驾驶舱等先进技术首次运用于量产车型。

不过,葛树文给出的这三点似乎并不全面,或者说仅仅是在技术层面做出了解读。对奥迪来说,全新Q7所承载的是品牌形象的改变——这一点至关重要,谓之“转折点”毫不为过。

葛树文上任伊始,便曾抛出一项面向2020年的“领先者”战略,在这一战略中,奥迪表示,要将自己之前过于“理性”的品牌形象变得更为“感性”。围绕这一目标,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奥迪通过引进更为个性化(如A7、A6 Allroad等)及运动化(如RS系列等)的车型收到了一定成效,但毕竟这些车型均属于小众市场,对品牌形象的改变作用有限。在这样的背景下,适逢国内SUV市场异军突起的全新Q7来了。在奥迪在华现有产品体系中,Q7是除A8之外的最能诠释奥迪品牌形象的顶级车型,不过与A8所在的D级车相对狭小的市场空间不同,Q7所处的C级车市场则宽广了许多。

然而,正是在这一既能走量,更能拉升品牌形象的车型级别市场,Q7的表现却在竞争对手面前黯然失色。仅从今年车市最低迷的6、7、8三个月的奥迪Q7、宝马X5和奔驰GLE(原M)在全国的上牌量来看,Q7在今年6月、7月和8月的上牌量分别为1703辆、1806辆和1695辆,X5同期上牌量分别为2933辆、3169辆和2886辆,GLE则为2281辆、2894辆和2902辆。虽然有Q7进入产品生命周期末端的因素,但在豪华C级SUV市场,奥迪不敌竞争对手却也是不争的事实。“今年Q7的表现确实不好。”有奥迪内部工作人员坦承。

2014年,上一代Q7在华销量为2.6万辆,在奥迪在华总销量中占比4%。倘若放在两三年前,凭借巨大的领先优势,这4%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在今年风云突变的汽车市场,不仅奥迪的标志车型A6L的单月销量屡屡被宝马5系超越,在整体销量上,奥迪也正在被竞争对手迫近——1-10月份,奥迪在华增长-0.1%,宝马为2.3%,奔驰则高达32.1%。

“全新Q7是首款第四代SUV的代表。”葛树文再次诠释了全新Q7的伟大之处。姑且不论这样的划分是否科学,但对奥迪来说,即将到来的2016年的确是奥迪在中国市场的转折之年。在这一特殊年份,奥迪自然需要用一款最能代表奥迪面向未来的车型来担当重任。

从这个角度看,全新Q7无疑摊上大事儿了。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