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互联网+媒体传播的未来

作者:张连东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5-10-30 23:42:18

摘要:搜狐总编辑陈朝华:我觉得“传播的未来”最近大家谈得很多,不管是自媒体对传统媒体机构的冲击,还是内容的生产能力,我有一个特别明显的感觉,优质内容越来越稀缺。

互联网+媒体传播的未来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cc)注:由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指导,华夏时报主办,华夏理财协办,网贷天眼、蓝莓会特别协办的2015中国经济媒体领袖秋季峰会上,互联网金融大咖云集,就风控、监管、发展共议互联网金融。本文根据对话嘉宾发言整理。

搜狐总编辑陈朝华:我觉得“传播的未来”最近大家谈得很多,不管是自媒体对传统媒体机构的冲击,还是内容的生产能力,我有一个特别明显的感觉,优质内容越来越稀缺。我们如果承认新闻还是一门手艺活的话,它需要传承,但是现在在媒体里面能够坚持把新闻当成一个手艺活来不断打磨的人,有耐心、耐得住寂寞不受诱惑冲击的人越来越少了。另外,现在资讯是刚需,而新闻只是留住用户的入口,要有黏性服务才是基础,如何贴近服务交易这个环节,值得我们思考。在未来,资讯影像化会是方向,但影像化之后影像也需要人格化,同样的产品、知识、智慧,只有人格化才有价值,这可能也是未来传播的一个方向。


界面副总裁任雪松:我们讲内容本身价值,除了传统内容行业被瓦解,被碎片化之外,现在面临重新怎么样从中发现价值的过程。界面实际上也是在做传统的内容传播,加上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或者是这样的一个转型方向。经过这一年的用户积累,我们接下来肯定还是要更深入地去讲内容传播。基于内容稀缺,我们在寻找用户和为其提供内容的基础之上,需要更多地为用户提供他相应的服务、投资机会,满足其相应需求。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m-lab主任、天奇阿米巴基金投资合伙人魏武挥:传统媒体日子非常不好过,新媒体日子也不好过。总结下原因,全球广告增长,大概一年6%-7%,媒体增长远远高于广告主,大家在抢,抢到最后日子特别难过。企业说两句话:我们不再给传统媒体投广告,我们要投新媒体广告。这句话背后是什么?广告正在转移,请注意是转移,不是增加。第二句话,企业说我们要自己做媒体,企业自媒体。这意味着什么?它不再往外投广告,它自己消耗。广告的增长有限,企业正在从广告撤退,所以我个人主张媒体+产业。比如说罗辑思维,一年做了一亿多收入,是什么?不是广告,它是卖书。


路明科技集团董事长肖志国:不管是互联网、金融还是媒体转型,都是单独在谈自己行业,但离开实业不管什么都没有出口,媒体也没有服务对象,只谈自己我觉得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现在从全球来讲,真正创新的主体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有非常好的技术,但因为种种因素,大部分企业不会吆喝自己,也不会利用手段来迅速把自己推向市场,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做实体的企业也想通过互联网解决供应链金融,把先进技术跟金融对接,跟供应链、资本对接,带动中国千千万万中小企业跟大企业抗衡。


开鑫贷融资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治翰:共享经济有四个关键词,第一个是“闲置”。所谓共享是什么?资源需求方和供给方能够通过某种平台、有形或者无形的媒介进行相互的交换、撮合。从最早的DVD租借、书籍租借到最近兴起的专车服务,都是闲置资源充分利用。

第二个关键词是“网络”。P2P这个概念最早是线下来的,是有钱人之间资金供给,在小圈子内的资金调剂。金融发展本身也都是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包括电信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通过网络渠道去更大范围解决金融信息的不对称。

第三个是“赚钱”。一种经济模式,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能够给供给方和需求方都带来好处,对于供给方可以带来额外的收入,或者说提高他的收入,对于需求方来说,可以降低成本。

第四个关键词是“朋友”,也就是强调社交属性。各种供给需求对接过程中,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交流,信息互通。这种信息互通把它泛化以后,就是社交的属性。

共享金融会带来两个好处。第一是去中心化,能够用一些更加轻便、便捷的形式去替代原有比较复杂的中介。把互联网的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对于借款人来说,他能够享受到相对低廉的借款成本。对于投资人,通过各种各样风险对冲手段,增加信用结构,把借款风险降低到和银行理财类似的水平,但是收益没有因此降低,也就是说通过去中介化过程,把两端收益放大了,压缩的是原来中介的费用。

第二个好处,对于价格的动态定价。大宗商品或者证券、债券市场很早以来都实现了动态的定价,但是在借贷行业,目前还是有基准利率的。我们通过市场化的方式,综合成本的水平也有一些起伏,这些起伏代表了当时市场上的资金供求水平,大家也看到随着经济发展,随着资金供给量的充分,价格也是呈现下行的趋势。当然我们会感觉,每年年底的时候资金价格也会往上走一点。这有效降低了借款人的融资成本。

金融共享平台,理想是非常远大的,但是具体要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还是需要从业者大量的努力,在现实中,从企业的运营中观察到,专业化的优势是需要每个企业自己去逐步建立的。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连东 整理自2015经济媒体领袖秋季峰会)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