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看好宏观经济钢价触底反弹

作者:晏耀斌 夏华旺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5-15 20:38:00

摘要:发改委、工信部发文严控产能过快增长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晏耀斌 夏华旺 北京报道

   工信部一则紧急通告,将钢铁行业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
    4月24日,工信部印发《关于遏制钢铁行业产量过快增长的紧急通报》(下称《通报》),要求地方政府配合执行,责令列入淘汰类的落后炼铁、炼钢、轧钢生产线停止生产,以及与当地商业银行商谈减少或停止贷款给落后钢企以及盲目扩产的钢企。
    5月3日和4日,发改委又接连下发两份文件,宣布将加大对钢铁行业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
    中信证券研究员周希增5月14日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表示:“供大于求被夸大,相比过去超负荷,现在的产能属于正常水平。”银河证券钢铁行业分析师孙勇表示:“现在所谓的过剩仅仅是结构性过剩。”
    对于限产令,各方人士均表示,这是有利于国有大企业的政策,民企则是其限制的对象。


限产令保谁限谁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是促使限产令出台的原因。工信部数据显示,“2009年产量只需保持47亿吨就能保持供需平衡,产能与国内消费和出口的实际需求相比过剩约25%-30%”。此外,正常情况下,中国一个月的进口铁矿石需求量在3000万吨左右,但4月5700万吨的进口量却超出正常需求近一倍。中钢协认为,铁矿石和钢材市场目前都是“繁荣的假象”。
    在“繁荣的假象”背后,谁在亏损谁在受益?工信部公布的数据称,1-2月,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亏损累计151亿元,为去年10月以来连续5个月出现亏损, 500万吨以上企业亏损面达50%。与大钢厂亏损形成对比的是,小钢厂不仅红火,而且还在不断增产。
    尽管《通报》中提出大中型钢铁企业要带头停产部分不符合准入条件的产能,但“限产令主要针对民企”。孙勇认为。
     山西证券钢铁分析师刘俊清也告诉记者:“对于大型的钢铁上市公司,这是一个好消息,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倒下一批中小企业,间接扩大了大企业的市场份额。”
    但她同时表示:“限产令如果把生产建筑用钢的中小生产商也列入打击范围,和市场供需情况将是矛盾的。”这一观点得到“我的钢铁网”咨询总监徐向春的认同,他说:“板子不应该全打在中小企业身上,目前长材、建筑钢材的市场需求相对旺盛,这部分产品所对应的生产商就是中小钢厂。”


钢价理性回升
    此前,包括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谭雅玲等众多专业人士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均表示,要拉动内需消耗企业库存,必须借助价格杠杆来完成。只有价格上升了,企业才有利润,之后才能扩大生产,加大投资。理由是第一季度经济面临通缩的危险。那么,钢价上涨如何成了钢铁行业发展之祸?
    据悉,自去年11月13日热轧卷板价格深跌至2800元后,历经2个多月的市场价格反弹,价格上涨了近千元,节后产能释放、库存增加,市场价格再次陷入震荡下跌走势。直到4月份以来,钢铁价格再次大幅上涨。5月初,国内钢材价格指数达到148.51点,较3月末上涨4.36%。
    周希增认为:“下游的需求超过了去年、国外减产幅度大且铁矿石和煤炭价格大幅下跌后企稳,是国内钢材企稳的原因。”他表示,在投资拉动下,汽车、家电、机电和房地产的走好增大了钢材的需求,也促进钢价的上涨。
    经销商的心态调整也是钢价企稳的一个原因。“面对严峻的钢材市场形势,提出了由慌忙甩价降库存,加剧市场价格下跌,调整到控制进货,稳定市场价格,利用刚性消费降库存的风险防范思路。”中华商务网华瑞市场研究中心主任马忠普表示。
    “钢铁行业经过快一年的调整,其不利因素已全部被市场消化了,资本市场中钢铁板块的反应就是佐证。这是钢价的理性回升。”周希增称。


印证宏观经济预期
    在经过这轮价格上涨后,钢价今后的走势又将如何?分析人士均表示,基于对宏观经济形势的看好,对钢材市场也充满信心。
    在国家加大投资拉动经济的政策支持下,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129亿元,同比增长28.8%,比上年同期加快4.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3562亿元,增长28.6%(3月份增长30.3%),加快2.7个百分点。马忠普表示,实际上,钢铁行业的走好也是对宏观经济走势的一个基本反映。
    根据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4月份,中国制造业PMI指数为53.5%,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这是PMI指数连续第5个月回升。同时经济数据还显示,随着世界各国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方案的实施,世界经济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全球经济或步入复苏期,这对证券市场将形成有力的支撑。
    尽管限产令是对产业政策和经济振兴计划的落实,但在经济开始回暖时出台,对此,徐向春认为,中小钢厂关系到地方就业、税收等,限产令实施难度极大。一旦投资全面启动后,限产的后果就是钢铁行业再次步入供不应求的局面。

记者观察
银行限贷打到中小钢企七寸

    正是对银行信贷的限制,打中了中小钢铁企业的七寸。
    孙勇对本报记者表示:“钢铁限产令主要打击对象将是小企业。去年第三季度,小企业大部分停产歇业,第四季度在中央刺激计划后又迅速复产,形成目前产能迅速膨胀的局面。”
    今年1-2月,全国钢铁工业由去年同期盈利255亿元转为亏损7.7亿元,3月份的亏损继续扩大。孙勇表示:“一季度普遍亏损,中小企业扩大产能,主要来自银行的资金支持,如果限制钢铁行业的贷款,就等于切断了这些钢厂的命脉。”
    今年一季度,全国新增信贷接近5万亿,3个月的时间用掉了央行原定的全年新增贷款指标。分析人士称,天量信贷大部分流入与4万亿投资直接相关的基建、钢铁等领域。
    不过,记者从宝钢、鞍钢等大型钢铁公司的一季报发现,短期借贷和长期借贷相比上年度末明显减少。宝钢的短期借款从241亿降为214.6亿,长期借款从142亿降为103.1亿。鞍钢短期借贷从75.7亿降为74.5亿,长期借贷从17.5亿降为16.9亿。
    与之形成对比,本钢板材一季度短期借贷从28.9亿增至39.2亿元。一季度本钢板材的净利润同比减少89.1%。中国钢铁协会人士曾表示,银根松动,导致一些钢厂越亏损越扩产。
    于是,出现工信部催促银行限制放贷的一幕。孙勇认为,工信部的文件代表了政府利益,银行对待钢铁企业的放贷将变得慎重。
    徐向春认为:“钢铁限产以行政命令的方式下达地方,但是银行不可能冷落整个钢铁行业,银行贷款最终可能以有关部委提供的限制名单作为参考,在不同的企业间有保有压。”
    据称,6月份,由央行、银监会、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制定的《继续实施有保有压的融资政策》,将对落后产能的融资行为采取限制措施。(夏华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