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推广电定制,不甘于只做渠道 歌华开打电视反击战
摘要:来自互联网和宽带运营商的竞争,终于让广电行业也做起了智能电视。在这之前,智能电视行业已经燃起战火无数。歌华们掀起的电视反击战能有多少机会?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卢晓 北京报道
来自互联网和宽带运营商的竞争,终于让广电行业也做起了智能电视。
5月26日,有线电视运营商歌华有线(600037.SH后简称歌华)推出了自己的4K电视一体机。这个国内首个由广电定制的4K电视,意味着歌华有线不再甘于单一的“渠道”角色。
在这之前,智能电视行业已经燃起战火无数。歌华们掀起的电视反击战能有多少机会?
出手智能电视
歌华有线正在试图夺回曾被互联网对手们抢去的电视用户。
新出炉的4K融合一体机,弥补了它此前在互联网视频上的短板。通过内置芯片,用户可以实现收看高清数字电视直播和互联网电视的双重功能。
这并非机顶盒与电视机的首次融合,但据歌华有线总经理卢东涛介绍,高清交互播控平台与4K电视机的硬件融合在国内还属首次。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此前广电曾推出过一体机,有大卡、小卡两种模式,但只具备单向接收数字信号的功能,没有4K内容,更不能实现回看、点播等功能。
同互联网企业一样,歌华的4K电视也采取了产业链合作的模式。
歌华有线总经理助理韩霁凯对记者表示,这个融合一体机是百余名工程师,历时5个月,经历了40个版本的研发才得以面世。
电视机厂商创维、海信,互联网电视牌照方百视通,以及负责智能导航的欢网科技等等,都在歌华的合作名单当中。
创维与海信,分别为歌华有线生产不同尺寸的4K一体机。其中最小的40寸,最大的55寸。
韩霁凯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创维与有线行业联系相当深。在以前推大卡一体机、小卡一体机的时候,创维就有参与,所以在技术上占有优势。此外,海信也正在一些区域推行一体机模式。
除了电视外,创维在机顶盒方面也与歌华联系紧密。
据记者了解,创维在北京的控股公司创维海通,此前一直是歌华数字高清机顶盒的供应商。而歌华此次同日发布的4K机顶盒,也同样来自创维海通。
歌华与上海百视通在DVB+OTT业务方面的合作也由来已久。今年3月,百视通宣布,将出资3亿元参与歌华有线的定向增发,增发价格为14.95元/股。
相对于互联网对手的屠刀价格,歌华电视卖的并不便宜。
以55寸电视为例,只能实现直播功能的裸机加卡套餐,创维版售价6099元,海信版售价5599元。
而小米55寸4K电视的裸机价格仅有4499元,乐视60寸超级电视的价格才4999元。
机会在哪里
不便宜的价格下,歌华企图用内容,这块曾经的短板来战胜对手。
韩霁凯对记者表示,歌华电视与现在高清交互机顶盒的区别主要还是在赛事直播、综艺节目等点播内容上的不同。
他说:“融合一体机的在线视频超过六万个小时,而现在高清交互数字机顶盒的在线视频只有2万-3万个小时。”
需要用户付费的电视院线,也已经成为歌华的一项新的增值服务。
去年年底,歌华牵头全国30余家省市有线网络公司,发起成立了中国电视院线联盟。这个联盟成员将共同出资成立“中国电视院线”运营公司,以实现产业化、资本化运营的目标。
而这些内容,都将被集成在歌华的云平台上。事实上,歌华电视正是基于这个平台而建。
去年11月27日,歌华有线发布了“歌华云平台”。这个被其称作全媒体应用聚合云服务平台,主要的功能是面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用户提供游戏、在线教育等服务。
中广互联CEO曾会明对记者表示,有线运营商最好的方式是平台化,提供内容但不生产内容。“搭好平台,让各方来唱戏。”
云平台的背后,是歌华不甘于渠道的角色,“由单一有线电视传输商向全业务综合服务提供商、由传统媒介向新型媒体”的转型。
三网融合专家、融合网执行总编吴纯勇对记者表示,歌华有线的传统业务已难以突破,又面临有线用户的流失,转型势在必行。
尽管相对于数量庞大的有线电视用户,2014年超级电视150万台、小米电视10万台的数量并不算多,但这背后潜在的流失用户已不得不让歌华做出反击。
歌华财报显示,有线电视用户的增长已经出现下滑。
2014 年公司高清交互数字电视用户为 420 万户,增长 40 万户。而2013年比2012年同期则增长72万户。
曾会明对记者说:“软硬一体现在已经成为趋势,硬件是为了更好地为软件服务。一体机能够提供更便捷的形态,是不错的选择。”
但不容忽视的是,只负责北京地区有线业务的歌华,并不像它的互联网对手们那样,拥有全国的市场。
据记者了解,目前歌华有线拥有覆盖北京全市的大型有线电视传输网络,有线电视注册用户在551万户左右。而韩霁凯也对记者坦承,因为各地有自己的运营商,将歌华推广到北京之外并不容易。
吴纯勇也对记者表示,歌华电视不会太好卖,一是北京的市场太小,二是一体机换机成本太高,缺乏让人换机的动力。
但对转型迫在眉睫的有线电视运营商们来说,歌华的这种转型模式可以被借鉴复制。
曾会明对有线运营商定制电视持乐观态度。他对记者表示,在明知数量不会很大的情况下,电视厂商还要坚持跟进,这是因为他们看到这种模式背后的价值。
他认为,无论是对广电来说,还是对硬件厂商来说,这都是一种更好的生态链组合。“电视机厂商自己去做软件会有困难,有线运营商则正好掌握资源,这种生态链的组合也是广电主要的模式之一。”
然而与有线电视运营商们竞争的远不止互联网企业。
宽带运营商鹏博士此前已经推出了与宽带捆绑销售的大麦电视。而就在5月26日当天,互联网电视牌照方CIBN(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也推出了两款智能电视,最低售价在1499元。
智能电视战场,歌华们还能有多少机会?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