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财讯正文

蓝光发展靓丽年报的背后:创新驱动战略转型

作者:佚名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5-05-13 16:01:00

摘要:蓝光发展靓丽年报的背后:创新驱动战略转型

  4月30日,蓝光发展正式发布2014年年报。本月早些时候刚刚借壳“迪康药业”完成股票更名的“蓝光发展”(600466,SH),成就了“地产开闸第一股”的说法,现如今又对外亮出了首份年度成绩单。

  据重组完成蓝光资产注入后蓝光发展备考的2014年报数据显示:蓝光发展实现营业收入153亿元,实现净利润8.7亿元,每股收益增至0.46元。

  据悉,蓝光发展将以“1+2产业布局”为战略顶层设计——打造以房地产开发为核心主业,以现代服务业、生物医药为两大创新产业支柱的大型企业集团,以此拉开“战略转型”和“创新变革”的序幕。战略路径上以“互联网+”为创新指引,有机整合旗下各产业板块。2015年,公司将顺应地产行业新变化,深耕主流城市,瞄准改善型需求,尝试轻资产资本运作;以“互联网+社区O2O(电子商务)”思维运营现代服务业;同时以“3D生物打印”为创新探索,将生物医药板块培育成未来旗下新兴产业引擎。

  房地产:聚焦改善型需求,促业绩稳健增长

  截至2014年底,蓝光地产已进驻全国近20个城市。在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最新报告中,蓝光地产位居中国房企第24强,品牌价值达55.41亿元,位列国内房企第13位。

  2015年,公司将以“投资聚焦主流城市,深耕高潜力区域”为业务拓张纲领,在现有全国化布局基础上,深耕已进入的成都、重庆、昆明、北京、青岛、武汉、长沙、合肥、苏州等重点城市,其中成都大本营将持续保持市场占有率领先地位,在每一座新进入的城市力争进入行业排名前列,实现城市深耕发展。在新进入城市选择方面,将重点聚集1.5线城市和二线潜力城市。在城市内部区域选择上,将侧重选择当地城镇化重点规划区域、开发新区等高潜力板块。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蓝光以“为城市创造更多优质项目,建老百姓买得起的房子”为己任,始终坚持以符合国家产业导向、面向刚需主流人群的绿色住宅开发为主,在所有蓝光住宅项目中,90平米以下的房屋占比超过85%,因而,无论在房地产低迷还是回升阶段,蓝光的销售都比较强劲,真正符合了大多数刚需的住房需求。

  聚焦改善,创新驱动,打造全新的城市居住板块和人气生活新商圈。公司将优化住宅开发领域,以改善型为重心,丰富产品线布局,走差异化竞争路线——基于市场变化,公司着重把握细分客户市场,在原有产品线基础上,研发新的改善型产品,拓展产品及客群覆盖面。实施精装修策略,根据不同产品线配备不同的精装标准,实现产品与客户需求的精准对接,提升差异化竞争能力;商业地产多元并进,打造具有蓝光特色的商业产品线,如社区型主题购物中心(COCO MALL)、特色街区商业(红街)、近郊主题乐园等,形成蓝光商业核心竞争力。

  蓝光发展将以“互联网+地产+金融”作为地产板块业务创新方向,把握地产基金化趋势,探索未来蓝光地产的商业模式,以运营为核心,以资本为平台,在做强做优的基础上稳健提升公司规模和盈利能力。

  现代服务业:用“互联网+社区O2O”创新服务模式

  除了地产开发这项核心主业之外,蓝光发展还在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依托蓝光地产遍布全国的业主,变“业主思维”为“用户思维”,从用户需求里寻找新业务单元,向服务要利润,构筑“现代服务业”新高地。报告期内上线的蓝光“生活家系统“,即是一款架构在满足基本社区服务,进阶布局社区O2O的移动互联平台,获得业主好评。

  未来公司将坚决推进“平台化”发展,构建“双O2O”平台,以物业服务O2O平台形成黏性,改造传统物业服务,提升盈利能力。打造“社区电子商务”O2O平台,整合全国化社区资源,通过“互联网+”服务模式创新,形成独特商业模式;在“规模化“发展上,公司绝不简单在市场上收购物业项目,而是充分考虑平台的应用和拓展,资源整合要素,有序推进市场拓展。

  生物医药:以“3D生物打印”为创新探索

  首先,在聚焦3D生物打印研发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积极捕捉战略性并购机会,通过并购促进产业发展,打造3D生物打印产业链,增加公司未来在3D生物打印领域的核心优势;其次,重点在消化道领域、大病种特效新药等方向持续引进潜力新产品,通过策略性培育,逐步投入市场,打造营销核心竞争力,确保新药品获得市场成功;最后,巩固现有主力产品的稳定业绩并逐步扩大市场份额,优化产品结构。远高于国家“70/90”的政策要求。

  据统计,建筑建造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约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55%,这一比例远高于工业、交通等领域。特别在当前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房地产开发处于高峰时期,“绿色建筑”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国节能减排、实施新能源战略的成败。蓝光在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广泛采用绿色领先技术和节能环保材料,在蓝光各个项目中更充分倡导和引领绿色生活的居住理念。“蓝光公馆1881”等项目通过国家绿色建筑认证。

  蓝光积极介入助推城市繁荣、提升城市价值的商业综合体开发,以全新的方式赋予商圈全新价值。“空港国际城”、“蓝光金荷花”等商业项目的成功开发,再造区域新的商业中心,为城市的商圈发展带来质的飞跃;同时,响应国家文化旅游产业振兴战略号召,打造文化旅游综合体,助推文化旅游产业升级。其中以“峨秀湖国际度假区”、“岷江国际旅游度假区”等项目为代表的文化旅游综合体对于快速聚集区域人气,带动产业投资,传承地方文化,提升客户体验及停留时间,促进就业、税收贡献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带动作用。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