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周来,证监会以超常规的速度向十多家过会企业发放了新股发行(IPO)批文,其中有8只新股下周申购。新股发行重启这只悬在A股市场一年多的靴子终于落地了。
2014年的头两个交易日,两市弱势震荡整理。权重板块表现乏力,节前收官战中卖力表演的金融、地产、煤炭、白酒全面熄火,创业板再一次逆流而上,中小板也表现抢眼,题材个股十分活跃。此前市场普遍认为,IPO重启对主板影响不大,而对创业板和中小板将形成较大冲击,可是,眼下市场的表现却恰恰相反。
权重股低迷 创业板火爆
从去年全年来看,A股的表现在全球排名倒数第三,表现比A股差劲的只有巴西和智利。沪指去年全年跌幅6.75%,深成指全年跌幅则高达10.91%,而创业板去年全年大涨82.73%,远高于美国纳斯达克指数38.3%的年度涨幅。
令人惊讶的是,进入2014年,去年表现疲弱的权重股继续遭到资金抛弃,中证100指数自去年12月4日见顶回落以来,已累计下跌10%。煤炭、石油、银行、地产等权重板块也几乎画出相同的走势曲线。权重股再一次集体下跌,足以说明目前市况低迷。虽然蓝筹股估值极低,但依旧吸引不了场外资金。
权重股低迷原因很多,例如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回落,预示未来经济增长稳中趋降;2014年没有像往年那样出现“1月流动性宽松”的局面;利率市场化使银行股难以抬头;拟登陆沪市主板的西部煤业“巨无霸”—陕煤股份,其募集资金预计将达170亿元以上,给原本疲弱的沪指雪上加霜……
值得关注的是,2014年第一个交易日沪市成交金额竟然比深市少360亿元,这是非常罕见的现象。而对于这种深强沪弱的局面,市场一致的解读是因为新股重启采用IPO市值配售的政策,而且沪深市值分开计算,各自对应,导致强弱差距进一步拉大。 IPO天平向机构倾斜
记者进一步跟踪采访发现,IPO政策向机构倾斜,是机构主力转战的幕后推手。
资料显示,这次IPO市值配售跟2002年的市值配售有所不同,不仅要求参与网上配售的投资者持有一定数量上市公司非限售股份,而且具体的配售比例更有着明显的差异。2002年新股发行的基本原则是优先满足市值申购部分,在此前提下,配售比例在50%至100%之间确定。 而这一次则明确规定:公司股本4亿元以下及以上的,网下配售比例分别不低于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60%和70%。余下部分向网上投资者发售。既定的网下配售部分认购不足的,应当中止发行,发行人和主承销商不得向网上回拨股票。也就是说,网下配售的比例不仅跟2002年的市值配售不可比,甚至比2000年和2001年间曾经实施过的定价发行和市值配售各50%的配售比例还要高很多。加上安排向战略投资者配售股票的,还应当扣除向战略投资者配售部分后确定网下网上发行比例,向机构倾斜的倾向极为明显。
从历史战绩的角度看,由于成长股走牛,年度业绩排名居前的都是成长风格基金。在主动型股票基金中,大举重仓创业板的中邮新兴产业基金去年单位净值增长80.38%,排名第一;长盛信息和银河主题分别以74.26%和73.51%的收益率排名第二和第三,景顺增长(260104,基金吧)和景顺增长贰号分列第四和第五名,收益率分别为70.41%和69.14%。
从现实的角度看,在首批获得批文的5家公司当中,有3家公司登陆创业板;在第二批获批的公司中,拟登陆创业板的也有3家,这都表明创业板将迎来高速扩容,未来的新股中,将有很大一部分在创业板上市。而沪深市值的分开计算,也将倒逼主力转战创业板。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