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组合拳见效 银保拐点初现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08-09-27 22:03:00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军慧 北京报道
随着监管部门措施的加大和监管措施的到位,曾经飞速增长的银保业务开始出现降温,一度呈现“井喷”态势的寿险保费增速开始回落。
9月22日,中国保监会披露了截至8月份的保险业经营情况,寿险公司总保费增幅为66.1%,略低于7月份的66.7%。
而三大寿险公司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平洋人寿,8月单月保费收入同比增速均开始下滑,8月同比增长分别为94%、33.6%和57%,均低于7月单月保费的98.7%、47.9%和87%。
虽然“井喷”的寿险业务尤其是银保业务已经初现降温趋势,但近期以来监管的力度并没有松弛,管理者的“组合拳”正日臻严厉。
保监会寿险工作会议召开后一个月,保险行业协会紧随其后,召集全国各地方保险协会,部署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银行保险业务的专项检查,将采用自查、省内行业协会抽查和协会间交叉检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如果不规范整顿银行保险业务,任由粗放方式放任自流下去,最后带来的就是银保业务的过山车,就是银保业务的崩盘。”保险协会秘书长王治超在上述会议上称。
“监管部门要求在今年剩下的4个月内降低银保业务过快的增长速度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好的节奏,我们已经从7、8两个月开始在规模上放慢速度。”人保寿险副总裁兰亚东在公司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表态。
保监会于8月19日召开了专门会议,明确提出了“在今年剩下的4个月内,要将银保业务过快的增长速度降下来”,数据显示银保收入的拐点开始出现。
上海保险同业公会8月上旬出炉的数据显示,7月单月上海银保业务骤降至14.4亿元,而6月还是22.23亿元,5月的数据也有17.65亿元,到8月时已进一步降至12.4亿元。
而寿险整体保费增长也有减缓的趋势,9月22日,中国保监会披露了截至8月份的保险业经营情况,寿险公司总保费增幅为66.1%,略低于7月份的66.7%。
在保监会的干预之下,投资理财型保险产品的热度开始回落,今年以来保险公司“较劲”的万能险利率开始回调,而一些理财型产品开始停售。
中金公司的研究员周光在报告中指出,保监会在8月以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整顿规范寿险公司银邮代理业务,2008年上半年出现的银保业务驱动寿险公司保费收入飙升的情况将难以为继。
华夏时报订阅电话
北京(010-59250200) (010-59250001) 上海(021)52890785 深圳(0755)81197099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局订阅电话:11185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