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垣:土地批租绑架国民经济
“有人说房地产绑架了国民经济,其实是土地批租绑架了国民经济!改革房地产流通体制,明租、正税、除费,房价应声而落!”
今日,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会长刘福垣(微博)在腾讯微博中痛斥土地批租制度,他表示,尽管有人说是房地产绑架了国民经济,但他认为真正的罪魁祸首是土地批租制度,“土地批租形成的土地财政无形中侵犯了全民产权和十几届政府的经营权,批丢了中国特色,批出来一大批贪官污吏和问题富豪!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实行年租制,改革房地产流通体制,明租、正税、除费,房价就自然而然地应声而落”。
他还指出,批租的实质就是变相卖地,一次性收取70年的地租,而政府却一年就给花光了,最终剩下的69年的级差地租落入私人手中,而年租制是业主按年缴纳地租,房价中不包括地价款,国家年年有地租收入,这种方式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实质。
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志强(微博)对此也深表同意,在土地批租制度问题上,任志强对刘福垣的痛批用“精辟”二字高度概括。
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周天勇也在微博中力挺刘福垣的观点,他对“一次性收70年地租而仅用1年却花光了”的看法表示赞同,认为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之处。
有腾讯网友也指出,另一种财政管理方式中的分税制也同样导致地方财政靠土地财政维持,在土地买卖分配多寡的问题上,中央和地方出现了分歧,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双方在得到财富后人民却看不到钱。
《证券日报》社副总经理王永泉也在微博中提到,改革土地供应制度前提是公务员或类公务员队伍需要减员,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否则财政收入不够花,政府只能通过土地买卖来获得额外收入以应对日益增长的财政开支。
编者按:
土地批租是国家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的一种形式,即将若干年内的土地使用权一次出让给土地使用(经营)单位。土地批租的费用,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亦称土地价款,由用地单位一次交付。此外,每年使用者还要向土地出让人交纳使用金,土地出让的年限不等,出让土地到期后,国家有权将土地连同地上建筑物、构筑物一并无偿收归国有。
分税制是按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收入来源一种财政管理体制。分税制要求按税种实现“三分”:分权、分税、分管。所以,分税制实质上就是为了有效的处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和财权关系,通过划分税权,将税收按照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有时还有共享税)两大税类进行管理而形成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