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断崖式腐败大伤元气 山西55名省管领导面临“体检”

作者:杨仕省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5-04-10 21:49:00

摘要:记者从山西省审计厅获悉,今年山西省将按照计划对55名省管领导干部进行审计,审计对象涉及市委书记、市长、县委书记、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厅局长等。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杨仕省 北京报道
    一场针对省管领导干部的“体检”正在山西展开。
    日前,记者从山西省审计厅获悉,今年山西省将按照计划对55名省管领导干部进行审计,审计对象涉及市委书记、市长、县委书记、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厅局长等。
    “还没有下发文件,但我们对领导干部的审计这不是第一次,只是今年的规模更大、更广。”4月9日,山西省审计厅一位不具姓名的工作人员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去年,断崖式腐败让山西省元气受挫,于是今年山西将通过统一组织、严格把关的审计工作,对省管党政一把手这些“关键少数”进行全方位的“体检”,这既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也能够有效呵护健康的政治生态。

审计55名干部 
    据悉,此次山西针对省管领导干部的“体检”,将着重监督检查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情况,加强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重要经济活动、重大经济事项、重大经济决策的审计监督。 
    “今年将审计55名省管领导干部,包括市委书记等位高权重的一把手。这些人一旦出问题,最容易导致窝案、串案和系统性腐败滋生蔓延。”4月9日,山西一位纪检干部对《华夏时报》记者说,从山西以往查处的案件看,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大多发生在担任一把手期间。 
    “贪渎并查、有腐必反,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今年将突出查办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部门和岗位的案件,尤其是造成国有资产资源流失的大项目案件。”山西省某市政府一位不具姓名的工作人员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在前不久的审计培训会中,山西省纪委驻山西省审计厅纪检组组长闫建科强调,今年将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闫建科坦言,此前的审计结果还存在不足,比如审计结果反映财政财务收支方面问题多,涉及领导干部重大经济决策和资金使用效益方面的问题少。 
    按照闫建科的说法,与去年相比,今年对全省11个市实行授权全覆盖,授权数量由去年的14项增加到16项,省厅统一要求9月底完成;还有今年16项授权审计对象中,有13项是任中审计,而去年全部是离任审计。
    闫建科还补充说,千万不能把经济责任审计当成一般的审计,更不能把对省管领导干部授权审计当成常规审计。“要在重点审计财政资金筹集、使用、结存情况的同时,更加注重审计领导干部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实施、效果情况。”在上述培训会上闫建科表示,经济责任审计不要局限于财政财务收支,也要围绕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权力运行”、“责任落实”等方面展开。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便多次强调,要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围绕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净化政治生态
    事实上,在山西,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并非首次。
    《华夏时报》记者从山西省政府获悉,去年山西省审计厅授权8市审计局开展了对14名市级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和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的审计。
    从各市报送的审计报告来看,运城市审计局以财政财务收支为基础,紧紧围绕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开展审计,而吕梁、长治、阳泉市审计局则对法院院长和检察院检察长的审计,审得细、查得实,既有对个性问题的真实反映,又有对领导干部承担责任的具体划分。 
    值得一提的是,山西正在将审计管住一把手,让“有权不能任性”成为一种新常态。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对政府性债务的审计监督。”上述纪检干部强调,特别要落实好中组部《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把政府性债务状况作为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就山西省而言,山西官方的数据显示,市级和县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增长较快,年均增长分别为20.73%和33.47%,个别地区债务率已超过100%,债务偿还压力大。  
    同时,山西省纪委监察厅近日也明确提出,净化政治生态首先从净化纪检监察队伍做起。记者采访获悉,在近4个月的铁腕惩治腐败的专项活动中,山西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调查纪检监察干部117人,在全系统营造了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如何抓住一把手呵护健康的政治生态,山西作出的回应是打铁还需自身硬。山西省纪委监察厅把学习讨论落实惩治腐败活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直面问题、深刻检讨、知耻后勇,查找出19个问题,整理出18条整改措施。2014年,在山西省发生塌方式腐败问题之时,曾任省纪委监察厅领导职务的金道铭、杨森林、张秀萍、谢克敏等先后被查处,影响恶劣。 
    不过上述现状开始出现逆转。数据显示,自去年12月至今年2月底,山西省纪检监察机关立案4550件,结案4511件,处分5131人;《山西日报》8日的报道称,2015年一季度,山西全省共立案侦查渎职侵权犯罪案件118件170人,同比上升33.9%。
    如此改观显然与对干部考核指标发生的变化相关。正如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对贯彻中央精神、整治吏治腐败提出的要求那样,“净化政治生态、刷新吏治,其重要手段就是加强干部监督。”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