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超两成股权变二当家 永辉闯入联华内部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杰 北京报道
刚刚上演完三度高调举牌中百集团的大戏仅过半年,激进扩张的永辉超市(601933)再度瞄准超市“一哥”百联股份(600827)。
4月8日晚间,永辉超市及百联股份均发布公告称,百联股份与永辉超市签署《股份转让框架协议》,永辉超市拟受让百联股份全资子公司上海百青投资有限公司所持有的联华超市(HK.00980)21.17%股份,受让价格为3.92港元/股。永辉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到底什么原因在零售业不景气的背景下频频逆势扩张?
再度布局国资
在零售业普遍受租金及人工等原因业绩增长疲软时,民营超市永辉超市却一次次上演大手笔的资本运作。
据联华超市4月9日公告称,百联股份公司董事会授权全资子公司上海百青投资有限公司与意向受让方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商谈将所持有联华超市2.37亿股(占比21.17%)协议转让,并于获授权当日与对方签署《股份转让框架协议》。
公开资料显示,联华超市注册地址为上海市普陀区真光路,成立日期为1997年4月23日,注册资本为11.196亿元,其H股于2003年6月27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是国内首家零售业上市公司。
公告显示,此次转让股份单价以《股份转让框架协议》签署日前30个交易日联华超市股票的每日加权平均价的算术平均值确定,即3.92港元/股。以目前1港元等于0.8003元人民币的汇率计算,永辉超市将为此次交易支付约7.44亿元人民币。
记者查阅此前联华超市股东构发现,目前联华超市的第一大股东是百联股份,持股41.2%;位列其后的是百联集团,持股22.7%。如果此次股份转让成功的话,百联集团将晋升为第一大股东,永辉超市将成为第二大股东,百联股份子公司则将退居第三(即持股20.03%)。
对此,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直言,此次永辉超市入股超市“一哥”联华超市,为永辉加快区域战略布局提供了重要支撑,特别是联华超市以上海为核心的华东地区;此次双方由竞争转为合作,将降低公司进军该区域的市场壁垒。
4月10日,《华夏时报》记者分别致电联华超市和永辉超市,双方均表示,目前具体整合细节还在协商,更多的细节不便透露,而且此次整合还需要国资委那边走流程。
其实这并不是永辉超市在零售业增长疲软时第一次出手并购。
公开资料显示,此前永辉超市曾在二级市场3次大规模地举牌中百集团,收购中百集团15%的股份,后与中百集团大股东握手言好,后来双方升级为战略合作关系,最后永辉超市再度增持中百集团,达到20%。
引外援扩张
从二级市场增资中百集团到与联华超市签署《股份转让框架协议》,逆势扩张的永辉超市的并购逻辑也渐渐清晰。
“永辉超市的逆势上位是有逻辑性的,专门选择不同区域的超市巨头逆势布局,再加上多数的巨头业绩下滑的背景,更让永辉超市坚定了并购的信心。”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直言。
公开资料显示,联华超市成立于1991年,是上海首家以发展连锁经营为特色的超市公司,拥有大型综合超市“世纪联华”、超级市场“联华超市”和便利店“快客便利”三种业态。
布局零售业业态虽广,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和电子商务的冲击,再加上人工、租金上涨,曾经的昔日超市“一哥”已经日薄西山。
据联华超市相关财报显示,2014年营业额达291.52亿元,同比下降4.1%,经营盈利约为2.4亿元,同比下降9.0%,股东应占盈利约为3103.3万元,同比下降41.4%。年底时,联华超市拥有现金净流约2.68亿元,负债147.54亿元,情况不容乐观。
另据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联华超市拥有4530家门市,包括156家大型综合超市、2469家超市和1905家便利商店,约84%的店铺数目位于华东地区,其中36%为直营店,其余为加盟店。
然而这一数据到2014年底也不容乐观。据其年报透露,联华超市去年年底时,拥有门店4291家,较2013年末减少239家。
对此,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直言,此次永辉超市之所以选择此时进入,更多的是看中了联华超市改革机遇,包括进入中百集团也不例外。
为能够顺利拿下联华超市,永辉超市此次也引进了外援。根据永辉的公告显示,57亿的募集资金及牛奶国际委派的两名董事已经到位。
此次永辉超市不惜引入外援,再度大举布局超市,能在这个零售业的深度调整期逆势再造辉煌吗?本报将持续关注。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