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线豪车恣意奔跑
摘要: 尽管奥迪、宝马、奔驰三大豪车品牌依旧把持着七成的豪车市场份额,但是包括沃尔沃、捷豹路虎、雷克萨斯、凯迪拉克、英菲尼迪、DS 等豪车第二阵营品牌在2014年的表现不失为豪车市场的一道独特风景。
■丁玲
尽管奥迪、宝马、奔驰三大豪车品牌依旧把持着七成的豪车市场份额,但是包括沃尔沃、捷豹路虎、雷克萨斯、凯迪拉克、英菲尼迪、DS 等豪车第二阵营品牌在2014年的表现不失为豪车市场的一道独特风景。
豪车前十名销量增幅对比显示,第二阵营豪车品牌2014年销量增幅普遍高于第一阵营豪车品牌,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其中,捷豹路虎、沃尔沃、凯迪拉克和英菲尼迪去年销量分别为12.2万辆、8.12万辆、7.35万辆和3万辆,增速依次高达28.1%、32.8%、47%和75.6%。而新晋豪车品牌DS更是踢掉讴歌,跃升豪车销量第十名。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第二阵营的豪车销量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这种增幅是建立在相对较小的销量基数上。二线品牌豪车在销量上没有拉开明显差距,市场份额集中在5%-7%。
显然,二线豪车品牌已经意识到国产化的重要性。早在2012年10月,国家发改委就核准了奇瑞捷豹路虎乘用车项目,投资总额109亿元,落户江苏常熟。2014年10月21日,奇瑞捷豹路虎合资工厂开幕。2015年2月1日,奇瑞捷豹路虎合资公司成立后的首款车型国产版揽胜极光在上海正式上市。至此,奇瑞捷豹路虎进入全面业务运营阶段。据悉,至2016年,奇瑞捷豹路虎的常熟工厂将生产3款车型,涵盖捷豹和路虎品牌,下一款国产车型将是路虎车型。
这为捷豹路虎在豪华市场的竞争增加了砝码。豪华SUV市场是目前中国汽车消费市场最热门的细分市场之一,自2010年起中国SUV市场便已进入高速增长轨道。捷豹路虎实现国产以后,直接规避了高额进口税费和高昂的仓储物流成本,同时能够扩大产能规模,增强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为其规模化增长提供了保障。
打着同样算盘的还有英菲尼迪。2012年5月28日,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英菲尼迪国产化项目在襄阳签约,并选择在东风日产的襄阳工厂生产英菲尼迪。为满足英菲尼迪作为豪华汽车品牌对品质的要求,襄阳工厂对原有生产线进行大规模的硬件升级改造,新增投资额达6亿元。升级后的襄阳工厂全年产能为25万辆,其中英菲尼迪年生产能力为6万辆。
2014年11月6日,东风日产湖北襄阳工厂迎来全面升级后的第一款新车,英菲尼迪首款国产车型——豪华运动轿车英菲尼迪Q50L正式在襄阳工厂下线,旋即于11月17日在深圳正式投放市场。英菲尼迪第二款国产车型即其首款国产SUV车型QX50L也在2014年广州车展上正式发布,并将在今年一季度上市。
国产化项目的顺利落地为英菲尼迪在中国市场提供了新的增长潜力和空间。“QX50L未来主要竞品车型锁定奥迪Q5、宝马X3、奔驰GLK等。”英菲尼迪中国总经理戴雷表示。由此可见,英菲尼迪已借助产品试图从长期位列豪华车市场前三甲的奥迪、宝马和奔驰手中抢夺市场。
戴雷透露:“2018年英菲尼迪在中国市场销量将达到10万辆,其中国产车型占比一半以上。”为实现这一目标,英菲尼迪在销售渠道上开始大规模扩建。“2014年底,英菲尼迪经销商数量共有85家,同比增长28%。未来每年都将增加25家到30家经销商店。”
不甘落后的还有美系豪华品牌——凯迪拉克。目前,凯迪拉克旗下仅有ATS-L、XTS两款车型实现国产化。相比竞争对手,国产车型数量还远远落后。凯迪拉克品牌全球总裁约翰·德·尼琛日前表示,未来5年将为中国市场带来9款全新产品,其中将涉及SUV、旗舰级轿车等多款车型。同时根据凯迪拉克发展规划,到2018年,在中国销售的凯迪拉克产品将有95%以上为本地生产,在现有国产车型数量的基础上实现翻倍,缩小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
在加大国产化投入的同时,凯迪拉克的经销商网络也实现快速扩张。目前,凯迪拉克在中国授权经销商网点超过120家,覆盖全国80多个城市及地区。根据通用中国规划,至2015年,凯迪拉克在华经销商数量将翻倍达到250家。
2014年,除了雷克萨斯仍然对国产“犹抱琵琶半遮面”,捷豹路虎、英菲尼迪、凯迪拉克、讴歌的国产化战略已经开始逐渐落地。而沃尔沃已于2013年实现国产,DS则在一进入中国市场便选择国产化道路。
当然,国产化并非是万能的。为争夺市场份额,德系三大豪车品牌纷纷引入了多款入门级车型,最低售价均已进入20.万元区间,以蚕食二线豪车的市场份额。面对一线豪车品牌的竞争,二线豪车品牌除了在国产化道路上精耕细作外,还需提高品牌竞争力,拉近与中国消费者的心理距离,并取得他们的认同。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