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出口同比增两成,中国铁路“红利”渐显 铁路设备:外贸新支点
摘要:从土耳其安卡拉—伊斯坦布尔二期项目到安哥拉的本格拉铁路,再到南非28亿美元的591台内燃机电力机车车辆采购项目,再到出口泰国115辆米轨铁路客车……从亚非到欧美,2014年,中国铁路设备出口已覆盖六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福蒙蒙 北京报道
从土耳其安卡拉—伊斯坦布尔二期项目到安哥拉的本格拉铁路,再到南非28亿美元的591台内燃机电力机车车辆采购项目,再到出口泰国115辆米轨铁路客车……从亚非到欧美,2014年,中国铁路设备出口已覆盖六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
“铁路设备已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新增长点。”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支陆逊在2月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对记者表示,近年来我国铁路设备出口实现跨越式发展,既有量增又有质变。而海关总署在前一日也发布一项数据,2014年我国出口铁路设备26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6%。
出口大增
2014年,铁路设备出口成为外贸行业里的一匹黑马,超过两成增长的成绩让人眼前一亮。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张广志表示,铁路设备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我国具有良好的铁路装备制造业基础,通过不断自主创新,铁路技术实现快速发展,我国高铁拥有价格优势。二是国内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铁路技术已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铁路企业加大海外项目拓展直接带动了铁路设备出口。
在海关总署发布铁路设备出口数据的次日,商务部召开“我国铁路设备出口情况新闻吹风会”,会上支陆逊指出,2001年,中国铁路设备出口不足8000万美元,2014年,这一数据则为37.4亿美元。
数据显示,2001年以来,中国铁路设备出口年均增速达34.7%。作为比照,2001年到2014年,中国外贸出口年均增速为18.2%,低于铁路设备出口增速16.5个百分点。
“中国铁路设备已成为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支陆逊对记者表示,2014年,机车车辆出口增长19.3%,是同期中国外贸出口增速的3倍。
2014年,中国铁路设备出口已覆盖六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主要市场为东盟、阿根廷、澳大利亚、美国,对上述四者的出口占中国铁路设备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在其他前十大出口市场中,对巴西、南非和埃塞俄比亚出口实现倍增。
中国铁路“走出去”去年以来加速推进,目前正与美国、泰国、巴西、俄罗斯等28个国家洽谈高铁合作项目,与泰国等国已签署高铁合作意向书。中国北车日前正式与美国签署41亿元地铁出口合同,中国轨道交通装备首次登陆美国。
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企业参与的境外铁路建设项目348个,比2013年增加113个;累计签订合同额247亿美元,同比增长3倍多,完成营业额76亿美元,同比增长31.3%。2014年中国南车、北车集团签订的海外项目合同金额超过60亿美元,同比增长60%以上。
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高铁具有造价低、工期短等优势。2014年7月世界银行发布报告称,中国高铁每公里造价(包括设备及土建)为0.87亿-1.29亿元人民币,约为发达国家的2/3。工作效率高,项目推进快,工期约为其他国家的3/4。
走出去也要走进去
“中国企业既要走出去,也要走进去。”支陆逊说,近几年,我国企业开始实施更高水平的国际化经营战略。中国南车相继在马来西亚、土耳其、南非等重点市场实施本土化生产。中国北车先后成立了澳洲公司、美国公司、印度先锋公司等,带动海外市场的深入拓展和海外产业布局。
埃塞俄比亚斯亚贝巴的轻轨项目是在运营维护方面的一个成功案例,这是中国企业第一次获得境外轻轨项目运营权,也是一个在勘察设计、施工建设、设备制造、运营维护一体化的项目,体现了中国企业在境外建设铁路项目的综合能力。
全球很多国家已将高铁作为交通运输领域发展重点,未来高铁有望成为铁路市场的重要增长点。据德国权威咨询公司调查报告显示,全球铁路市场容量1620亿欧元,未来有望以每年3.4%的速度增长,到2018年增长至1900亿欧元。
商务部合作司商务参赞周振成对记者表示,“一带一路”等战略也为铁路设备出口提供助力。铁路设备作为重要交通运输工具,将为沿线国家人员往来、贸易畅通提供有力保障。
“尽管我国铁路企业‘走出去’取得很大发展,但因国际市场开拓时间较短,受到认可还需一个过程,且在标准国际化、售后维修网络建设等方面仍存不足。”支陆逊说,下一步政府将推动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化环境,从加强标准国际化和售后网络建设,推动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方便企业融资等方面推动企业“走出去”。
“不光是对铁路装备,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外贸政策的重心更多是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化环境,从这方面入手。”支陆逊对记者表示。
另外,中国和发达国家比,在境外营销网络方面也还是有差距的,如果将来要更好地助推中国铁路设备“走出去”,并且“走进去”,售后维修网络也是必不可少的。
1月28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重点部署加快包括铁路等中国装备的“走出去”。会议不仅提出了开拓国际市场,更强调要实现标准的“走出去”。针对部分“走出去”企业之间恶性竞争的现象,也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中国产能充足,正在从生产消费品的世界工厂变成向世界提供制造业装备的大基地和吸纳各国优势产品的大市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