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海外开店之后,海外购频道2月正式上线 苏宁升级“跨境之战”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陈一平 北京报道
苏宁云商(002024.SZ)正在海外市场加码集结力量。2014年年底,苏宁正式进入澳门市场,新一年港澳市场的门店总数将达到50家,而此前,苏宁也已在日本、美国多地布局。
海外实体店的背后,是苏宁对跨境电商业务的看好和期待。记者从苏宁了解到,苏宁易购海外购频道2月份将正式上线。显然,以海内外双重自营实体门店为依托,将是苏宁有别于国内其他巨头发展跨境电商的新路径。
“跨境”再进一步
“苏宁易购海外购频道计划2月正式上线。”1月23日,苏宁内部相关人士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苏宁易购海外购频道正处于试运营阶段,频道正式上线后,将在价格保证、正品保障、物流时间、售后服务上花更大的功夫。
这并不是苏宁初次涉水跨境电商,实际上,早在2013年年底,苏宁就已经开始低调布局。
2013年年底,苏宁易购联合跨境购物网站“洋码头”共同合作推出“全球购”业务。据苏宁当时介绍,苏宁易购 “全球购”不是采用传统的个人“代购”和“海淘”模式,而是通过直接引入海外商家,对接国内消费者。国内消费者在苏宁易购完成商品下单之后,海外商家将直接采用“国际直邮”方式,把海外商品配送到国内消费者手中。
“跨境”半年后,2014年7月,苏宁低调成立跨境电商项目组,该项目组的成立一定意义上意味着苏宁真正吹响了进军跨境电商市场的号角。而在这期间,电商巨头之间的“跨境之战”早已进行得如火如荼。
2014年2月,天猫国际上线,6月,聚美旗下化妆品海淘网站聚美海外购上线,8月亚马逊宣布2014年底前直邮中国,尤其是进入2015年,跨境电商一路升温,原本与电商不搭界的玩家也加入了,一个是网易,近日上线了跨境电商平台“考拉海购”,另一个则是快递巨头顺丰,推出“顺丰海淘”。
如此火热场面的背后,是海淘市场的爆发式发展。PayPal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的海淘消费者达1800万人,海外购物额高达2136亿元。据其预测,到2018年,海淘消费者规模将达到3560万人,市场规模也将达到1万亿元。
在电商专家梁振鹏看来,巨大的消费需求和市场规模让各大电商都急于跑马圈地,一些平台的上线难免仓促。在众多跨境电商中,只有打通了跨境物流、支付等等众多交易环节才能占领市场。
海外实体店是支撑
进军跨境电商领域的同时,苏宁也在加速拓展包括中国港澳、日本等在内的海外市场。
去年12月,苏宁正式进入澳门市场,其位于当地旅游景点“大三巴”附近的苏宁澳门第一家门店对外营业。目前,苏宁澳门由苏宁香港大区管辖,加上澳门这第一家店,苏宁香港大区共有29家门店,已遍布旺角、尖沙咀、沙田等核心购物商圈。
苏宁云商副董事长孙为民透露:“目前,苏宁香港会员数已累计至17万,计划今年将增至20万,而苏宁香港门店的年销售额已经超过100亿港元,稳居香港电器连锁龙首。”
记者从苏宁方面了解到,苏宁香港2015年计划将围绕“核心商圈、本土化”两条线路重点布局,一条集中于著名购物中心如铜锣湾时代广场、尖沙咀海港城、沙田新城市广场、屯门市广场等地;另一条围绕本港居民消费的社区商圈布点,2015年计划香港的总门店数量达到50家。
值得注意的是,与此同时,苏宁香港旗舰店已于苏宁易购悄然上线。据介绍,苏宁香港旗舰店全部产品均由开设在香港境内的苏宁门店提供,并提供售后服务及海外配送服务,所售商品全部正规报关、缴纳行邮税,因此显示价格均为包邮包税后的最终售价。
“苏宁香港旗舰店在苏宁易购的上线,将联动该平台上的Laox日本馆、美国馆共推海外购专场,加入跨境电商战团。”有业内分析人士称。
据苏宁乐购仕线上运营负责人介绍,苏宁利用自身优势,以海内外双重自营实体门店为依托,通过开放平台,发展跨境自营电商,苏宁在同时掌控了境内外两端经营实体的情况下,更容易进行线上商品供应的选择。
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能否建立完善的海外供应链体系将是决定跨境电商成败的一个主要因素。
苏宁显然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据记者了解,苏宁跨境电商项目美国自采团队已于2014年9月组建,是苏宁云商在美国成立的新事业部门,该团队采购的商品将以苏宁美国海外旗舰店(域名:usa.suning.com)的方式入驻苏宁易购,已于去年11月11日正式上线。
据易观国际统计,2013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3.1万亿元,占进出口总额的12.1%,未来3年跨境电商交易额仍将维持30%左右的年均增速。
有了如此巨大的市场空间,跨境电商业务或将在2015年呈现飞速发展的状态,而早已有准备的苏宁,能否利用这一新兴业务来扭转以往几年暗淡的业绩值得期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