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财讯正文

摩托罗拉重返中国:能否重建昔日荣光?

作者:大数据产业情报平台METIS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5-01-28 11:22:00

摘要:摩托罗拉重返中国市场,可谓风险与机遇同在,能否重建昔日的荣光,还是未知之数。

摩托罗拉重返中国:能否重建昔日荣光?

  1月26日,在阔别中国市场三年之后,久违的摩托罗拉昨日携手新东家联想集团正式宣布回归中国市场,并一口气连发四款设备,包括全新可定制化的新Moto X、Moto X pro、Moto G及可穿戴设备Moto Hint。

  【雷雨智库】

  从摩托罗拉来看,作为移动通信电话的始祖,21世纪初期,摩托罗拉曾经和诺基亚凭借红极一时的塞班系统,一起瓜分手机市场的版图。现在,安卓和iOS将塞班系统赶出了地球,诺基亚被微软集团暂时收留,摩托罗拉则和科技巨擘谷歌亲密一年之后,高调改嫁中国巨头联想集团。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毕竟还有成千上万的专利储备以及昨日黄花的品牌。

  从联想本身看,迎娶摩托罗拉这位命悬一线的昔日霸主品牌,不仅为手机产品拓展海外补齐了专利短板短板,助其超越红得发紫的小米科技,成为苹果、三星之后的世界季军品牌,而且帮助摩托罗拉重新回到了中国用户的视野。从此,海纳百川的联想集团在国内对杀小米、魅族、VIVO等新晋互联网手机军团,在国外抗衡苹果、三星、HTC等老牌手机大鳄。

  从价格定位来看,摩托罗拉既有涉足低端市场的1299元的G系列,又有布局高端市场的X系列。高地价位两线作战,外加双品牌操作,联想究竟玩的是“双手互搏”战术,还是喜欢内部竞争或者叫做同室操戈。两线作战通常会造成资源实力的巨大消耗,通常都会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两败俱伤的现象。这扯远了说可以比对一下“一战”时候的德意志帝国,扯近了说可以借鉴一下“稍显狼狈”的三星电子。联想成功收购经验有,成熟的国内渠道有、推广财力充足,但不能掉以轻心的是,手机市场更新速度很快,品牌重建难度更大。说白了就是,联想吃下摩托罗拉,很可能消化不良,出现“吃不了兜着走”的尴尬局面。

  从外部环境看,现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格局,可以比照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苹果、三星、联想、小米、华为各有特色,好比“春秋五霸”,靠着弹性的价格敏感性进行红海竞争。还有一些标新立异的小国,像郑国一样充满情怀的锤子,像卫国一样爱好音乐的VIVO,都在瓜分和蚕食着这块被马可波罗称赞为“铺满黄金”的中国市场,而且各自形成了强大的粉丝拥趸。高阶层面是靠着手机装门面的“果粉”,低阶层面是拿着发烧配置的“米粉”,不知道梅开二度的摩托罗拉究竟有多少魅力吸引“摩粉”呢?

  因此,摩托罗拉重返中国市场,可谓风险与机遇同在,能否重建昔日的荣光,还是未知之数。联想集团固然有丰富的关系裙带以及强大的渠道建设,但是手机市场保有量接近饱和,用户更新手机的频度才是中国手机市场的救命稻草。若能少一些营销考虑,多一份体贴民心,或许摩托罗拉还是有可能东山再起、重建辉煌的。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