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危机中蕴藏着希望
1月13日消息,51Talk已全资收购了91外教,后者的全部业务将纳入51Talk旗下,目前交易已经完成。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死亡以及被收购的在线教育企业不下30家,整个行业在资本的大量涌入以及创业者盲目进入的情况下已经进入泡沫期。
【雷雨智库】
泡沫期是行业过度繁荣表现,也意味该行业已开始饱和,这个时候也就是整个行业的洗牌期。2015年会是在线教育洗牌的一年。
当前在线教育的发展面临的掣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线教育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线教育已经不再是专业教育机构的专利,百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均纷纷布局在线教育,巨头们通过并购或者入股的方式融合更多垂直教育企业以布局各自的生态教育圈。另外,传统培训机构也在向在线教育转型。2014年4月29日教育部于成立了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并开始推广MOOC模式。此前K12领域的“老大哥”们在稳固线下基本盘的同时,纷纷向线上进军,力图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态势。此外随着在线教育获取用户的成本越来越高,在线教育内容同质化竞争严重。
其次,在线教育无助于素质教育。从中国教育体制来看在线教育的话,在线教育只是改变了教育形式,而并非通过线上教育就能实现所谓的素质教育。虽然在线教育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将各种知识展现的淋漓尽致,却未必能让学习者学的淋漓尽致。因此,虽然在线教育能够提供给学习者更多的内容,却有一种“多余”之嫌,不是有助于考学加分的知识都不是好“知识”。
第三,每一个在线教育用户都面临着多重选择。用户难以选择真正需要的内容,太多的在线教育内容并不是人们需要的。
那么,对资本层面的企业来说,面对在线教育的巨大市场,真的难从中分到一杯羹?非也,在线教育能红红火火,甚至让很多的传统的教育大佬们都纷纷投入其中,就必然有着它的过人之处。
一是政策利好,在线教育发展获新驱动。
从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提出各级政府在教育经费中按不低于8%的比例列支教育信息化经费,到2015年1月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部分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对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进行一揽子修改的修正案草案决定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可以看出国家对教育领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线教育迎来政策上的红利。
二是移动端加速,促使线上教育前进。
2015年1月,百度发布《2014年中国教育行业大数据白皮书》显示,网民对教育行业需求持续上涨,移动端更实现同比54%的大幅增长,互联网已真正融入到了教育的各个环节。随着资费下降、智能手机普及,以及盈利模式的创新,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端在线教育将加速增长。
因此,在全球及国内在线教育行业热潮的带动下,在线教育的前景广阔。但是却不是现在平台的玩法,以内容研发为主,或者内容与技术相结合的在线教育机构将走得更远。眼下密集的资本投入和企业并购都是正常的,相信经过数次洗牌最终留下的,一定会是最好的。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