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赵国华:中法合作呈现多元化和现代化

作者:薛楠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12-10 21:40:00

摘要: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在过去的半个世纪,法国和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等诸多方面开展了广泛的交流。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薛楠 北京报道

    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在过去的半个世纪,法国和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等诸多方面开展了广泛的交流。法国是中国在欧盟的第四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实际投资来源国以及第二大技术引进国;中法双边贸易额从1964年建交时的1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510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长约10倍。据统计,今年1月至8月,中国从法国进口商品额同比增长12%,对法投资增长近三成,上半年中国赴法游客数量增加60%。今年也是中法合作的十周年。中法两国之间,从政府到民间、从行业协会到企业,双方交往交流合作持续升温。
 时值法国创新技术展示周,《华夏时报》记者专访了法中委员会主席、施耐德电气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赵国华,探究中法合作十年所取得的成绩及有益的经验。
按中国需求优先拓展合作
    《华夏时报》:请你介绍一下中法合作在过去十年里的变化。
    赵国华:在过去十年,大家合作的模式已经有了很多改变。十年前,大部分是法国企业通过在中国开设合资企业来进行合作。现在,合作并不单单是一个模式,有的是共同研发,有的是在商业模式上合作。令人高兴的是,更有些中国企业和法国企业一起合作去其他国家发展,比如说一起去非洲国家等。总的来说,现在的合作模式非常多元化。
    不仅合作模式多元化,合作范围也日渐多元化。十年前,中国和法国的合作最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铁路和能源方面,比如说与空中客车、阿尔斯通和阿海珐等企业的合作。
    十年之间,中国对于不同需求的优先次序发生了变化。法国在节能减排方面、可持续发展城市以及清洁生态城市的建设方面处在全球龙头地位。欧莱雅、苏伊士环境、施耐德电气等法国企业都可以和中国合作伙伴一起为中国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建设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过去五年来发展最快的就是消费者经济方面,比如说人类健康医疗领域,其中的代表企业就有生物梅里埃公司,另外在食品安全、保险、个人银行领域等也有合作。
 第二个就是现代化工业方面。法国企业一直为中国的合作伙伴带来先进技术和解决方案。施耐德电气、法孚集团以及达索系统在软件自动化方面为中国合作伙伴带来技术支持。有些公司也会支持中国企业发展自动化,其中,最知名的要数米其林,他们最近最热门的发明是防刺穿轮胎。
 总的来说,根据中国的五年计划,中法合作所涉及的领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我们都是按照中国需求的优先顺序来合作的。
 《华夏时报》:根据中国的五年计划,你能预见未来在哪些领域会孕育很大的市场机会?
 赵国华:像中国领导人经常提到的城市化发展,将来城市的发展一定是向着环保的方向发展的,这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另外,中国领导人经常提到,希望在未来看到整个社会水平的提升,那么这个发展就将和医疗、食品以及社会保障紧密相关。由于中国未来几年的发展会以科技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提升为中心,那么所有有关工业现代化和技术创新的业务都会受惠于此。
 中国的运输业、铁路业、航天业等领域的持续发展也会为中国创新技术的提升带来很好的推动作用。另外,法国的数字化现在已经发展得很好了,我相信数字化的发展会更好、更普及。
中国企业走向法国
 法在华投资主要集中在能源、汽车、化工、轻工、食品等领域,大部分为生产型企业。截至2013年8月底,法国在华投资项目4577个,实际投资金额127.7亿美元。截至目前,我国在法国设立非金融类企业166家,投资存量38亿美元,主要投资领域为贸易、家电、旅游、化工等。中法合作日益双向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对法国进行投资,这已经成为一种新趋势。赵国华认为,法国对中国来说是个很好的投资地点。
    《华夏时报》:请你介绍一下,目前中国企业对法国的投资情况。
 赵国华:现在,很多中国企业开始收购法国的公司或在法国投资,比如说复星集团在法国的收购。总的来说,现在不仅是我们在中国投资,中国人也开始在法国投资。而且,投资已经超越食品、红酒等传统领域,开始转向科技领域,比如华为、中兴在法国的投资等。
 法国政府很欢迎中国企业来法国投资,也会在财务、策略上提供支持。很重要的一点,中法关系现在非常好。习主席今年来到法国,见到了很多政治领导人,他们都表示,很欢迎中国企业来法国投资。我们外交部的部长经常去拜访中国,中国也有很多代表团来法国考察。所以,我认为法国是很欢迎中国投资者来法国投资的。
 《华夏时报》:你对中国企业到法国投资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赵国华:其实,我经常通过法中委员会向中国企业提供投资法国的建议。每家公司的情况都不一样,但每个企业都要考虑到法国是全球第五大经济体系,欧洲第二大经济体系。法国处在欧洲的中心,占据优越的地理位置,可以覆盖整个欧洲。法国的基础建设、教育和法律体系都很完善,工程师也很多。法国的员工对公司都十分忠诚,如果你培训他们,他们会很好地为公司作贡献。所以,法国对中国来说是个很好的投资地点。另外,有很多中国人现在居住在法国。
双方加强联系与合作
 《华夏时报》:此次法国创新技术展示周想展示出法国技术怎样的形象?
 赵国华:我们在法国创新技术展示周内所展示的技术包括能源、节能减排、生态城市、可持续交通、工业自动化、医疗卫生、食品安全以及创新型服务等领域。法国人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大都是乐享生活,法国先进的技术往往被人们忽视了。此次活动就是想让中国大众了解到,法国也是一个有着强大创造力以及发达工业的国家。
 在汤森路透评选的全球最具创造力的国家排名中,法国已连续两年位列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另外,法国企业在所有欧洲大型企业中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我们不仅希望中国人可以喜欢法国,来法国游玩,享受美酒、美食、美景,也希望大家可以了解到法国是个充满创造力的国家。
 《华夏时报》:中国现在需要大批称职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法国在这方面能帮中国做些什么?
 赵国华:两国企业可以通过法中委员会参加很多培训。另外,法国很多高校都是非常欢迎中国学生来学习的。目前有很多法国专家已经在中国工作了,带来很多技术。现在在中国的法国企业有1500家。香港已经有2万法国人了,北京和上海的法国人的数量也很多。我早前刚到北京的时候,整个北京只有500个法国人;现在,仅我们施耐德在中国的研发中心就已聘用大约2000人了。
    《华夏时报》:中法两国企业之间有哪些交流和联系?
 赵国华:中法两国的企业应该加强相互联系。法中委员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两国的企业可以联系起来并保持沟通。法中委员会每年会举办三场活动,让两国的企业相互联系并加深认知。我们也会组织一些培训。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和很多高校以及机构合作,也有和国资委合作,在他们的沟通下给中国的企业安排一些培训。
 另外,法国创新技术展示周也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以让中国企业了解法国技术,增进合作。今年12月,我们的活动中会有中法团队合作创新奖的评选,为在创新方面表现杰出的中法合作企业颁奖,促进中法企业在创新领域的合作。我们还要鼓励中法两国的学生到对方国家学习,因为我们需要了解对方文化的人才,来做我们合作的桥梁。 
 《华夏时报》:中法两国在技术合作过程中,企业、政府和协会应该需要各自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赵国华:企业要做好自己的工作,更了解对方国家的企业,更密切地联系和合作。政府需要维持两国间良好的关系和开放的市场,并欢迎海外企业来投资。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机构、协会来相互学习,加强合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