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旭 北京报道
央企医药整合再将掀波澜,国务院国资委拟将医药央企整合重任交给国药集团,将中国生物技术集团(下称中生集团)和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划拨给国药集团。近日,知情人士透露,“央企医药整合方案将会在6个月内完成”。
不过,整合过程中,国药不仅将面临上述企业内部的阻力,更大的阻力将会来自上海市政府,这为此次央企整合平添多重悬念,最终结果还有待国资委与上海市方面博弈。
方案6个月内定下来
“国务院国资委那边正在筹划,推动医药央企整合的力度已经加快,整合方案会在6个月内定下来。”知情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
与国资委钦定华润集团整合华源集团和三九集团不同的是,这次国药集团出面整合的中生集团和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都是在各自的领域具有优势的优良资产。
中生集团是国内最大的疫苗和血制品生产供应商,而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则是国资委下属的17家大型科研院所之一,总资产10亿元。
知情人士透露,除了国药外,另一家拥有医药板块的央企通用技术集团也在向国资委积极争取,希望能将二者划给自己。通用技术集团之前已经受让河南当地国有医药企业天方集团,正在积极与各地优势企业接触,希望并购。
一接近各家央企的人士表示:“国资委把这两家企业给通用技术的可能性为零。他们在并购重组上没有成功整合的案例,天方集团能否整合好还是疑问。缺乏整合其他企业的经验,国资委不会考虑。”另外,华润集团深陷华源整合更是难以分身与国药一较高低。
国药集团胜出也有其优势。国药集团是国资委董事会试点企业,具有法人治理架构;而且在运营管理上明显高于其他央企。另外,国药集团与复星医药合资过程中,也学到了复星医药带来的管理经验,这样在企业经营管理上更胜一筹。
国资委一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好几年前就有这种说法,将中生集团和通用技术集团整合到其他央企,“由国药集团来整合二者,国资委有这样的说法,央企整合是大势所趋”。
通用技术旗下医药面临被整合可能
国资委将上述两家企业划拨给国药集团,必定面临着多方阻力。其中之一就是来自上海市政府方面的阻力。
知情人士透露,上海市政府方面不想让国资委将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划走,不愿意放手。上海方面希望能留在上海。
这将再次引发国务院国资委与上海市再次博弈,也为整合平添了一层悬念。
另外,中生集团和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都在各自的领域遥遥领先,也希望通过整体上市来做大自己的业务。其中中生集团将旗下上市公司天坛生物(600161)作为整体上市的平台,正在酝酿将各地研究所的资源注入其中。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下面则有现代制药(600420)这个平台,而且80%的资产都在其中。此时,国资委的整合必将打乱二者的规划,遭致反弹。
还有一个问题不得不考虑。一医药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之前中生集团曾推动整体上市,拟将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和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注入天坛生物中,但是遭到反对,做了一年多再也没做了。其分析道:“先看国资委的动作,如果推不动,也就不会再做了。”
国药集团商业规模比较大,但是在工业方面盘子比较小,2008年,国药集团销售额450亿元,而商业分销业务就达到381亿元,因此,国药集团存在着并购更多资源和扩大业内影响力的动力。
上述接近各家央企的人士表示:“这次整合可能会出现新的变化,通用技术旗下的医药盘子小,有可能也会成为被整合者。”
而作为国药的竞争对手,这次整合中华润集团明显低调,几乎没有听到他们的声音。华润集团整合华源集团和三九集团并不顺利,虽然国资委给予了大力支持,但是整合仍是进展不大,尤其是华源集团仍然是危机重重。
知情人士表示,整合华源集团不力,最后丢掉最重要的一块上药集团的控股权,也让华润在与国药集团的竞争中落于下风。
央企医药再次整合过程中,国药集团或将胜出,成为央企医药的真正平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