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二线乳企结盟鲜奶大作战

作者:张玉香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4-25 18:34:00

摘要:二线乳企结盟鲜奶大作战

 

本报记者 张玉香 北京报道

    三聚氰胺事件,为处于二线的城市型乳企创造了一个翻身的机会。近日,同处于鲜奶(巴氏奶)圈的光明、三元等企业纷纷推出自己的巴氏奶新品。而盘踞我国西南市场的新希望则意欲组织鲜奶联盟,并谋划着携带鲜奶进入北京。

    然而,以光明、三元等为代表的“城市型乳企”在面临三聚氰胺事件带来的市场机遇,在“鲜”与“不鲜”的立场上并不是那么坚定。

鲜奶结盟扩张

    三聚氰胺事件,为以鲜奶为主的城市型乳业的发展赢得了一个契机。

    近日,本报记者获悉四川新希望乳业欲以其鲜奶进军北京市场。“三聚氰胺事件之后,鲜奶获得了一个发展的契机。为此很多企业都有继续做大鲜奶的打算。”新希望乳业一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光明、三元等乳品企业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新品。其中,三元在原来屋形包装鲜奶的基础上,推出了袋装鲜奶。光明则推出了优倍高端鲜奶产品。三元集团内部人士也告诉本报记者,早在去年7月的时候,三元食品就在原来销售事业部的基础上成立了低温事业部。

    然而,这些城市型乳业并不满足于这样的“单打独斗”。在3月底举行的“中国鲜奶南北对话峰会”上,新希望等乳企发起了以城市型乳企为主的鲜奶联盟。据了解,联盟已经吸引了来自十几个省的20多家乳企参加,这包括北京三元以及四川新希望等企业,并且目前已经有了一个章程。

    “联盟接下来将组织3-5家成员企业,采用AA制方式,投入一定资金,在央视等强势媒体上投放广告。”此次牵头会议的新希望乳业执行总裁李成云表示。

    “这是整个巴氏奶阵营的一个新联盟,目前还没有真正启动。”西部乳业协作会秘书长王伟民告诉本报记者。

乳企的烦恼:鲜奶还是常温奶?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国内乳业市场的格局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为鲜奶的反攻提供了契机。与常温奶销售份额的下降相比,鲜奶的销售额在不断攀升。“目前常温奶与巴氏奶在市场份额上的比例已经由三聚氰胺之前的7030,变成现在的6931。”广东奶业协会理事王丁棉说。

    这为巴氏奶的发展赢得了市场空间。据西部乳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其中新希望乳业销售同比上涨了26.5%,济南佳宝增长了30%,福建长富乳业增长了60%

    另一个契机则产生于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当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乳业方面的政策,其中包括“大城市奶牛养殖现代化水平高,是引领我国乳制品消费潮流的主要区域,产品结构应以巴氏杀菌乳、酸乳等低温产品为主”这样的鼓励低温奶的条款。

    结成巴氏奶联盟反攻,并抢占市场份额,并不是所有的鲜奶企业都是积极的参与者。“在这次参加会议的企业中,大概有一半左右的企业比较积极。”王丁棉告诉本报记者。

    实际上,常温奶可以更快地抢占市场份额,鲜奶阵营的部分乳企悄悄在打常温奶的主意。西部乳业协会发起的这次鲜奶企业峰会,从光明的缺席隐隐可以看出这一点。2009年光明把常温奶纳入公司发展三大战略支柱品类之列。一位与会者表示,今年的鲜奶论坛光明并没有被邀请参加,可能正是由于其战略上的这种变化。

    另外,巴氏奶较高的成本也是让这些鲜奶企业摇摆不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做巴氏奶首先对奶源的质量要求非常高,另外,由于鲜奶要求在26摄氏度的低温下保存,因此要求终端有冷柜。“如果企业自己在终端建立冷柜的话,大概每台需要10万元”,这对企业来说似乎不太现实。但上述新希望乳业的人士强调,“随着消费者对乳业的认识加深,鲜奶是一个趋势”。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目前作为常温奶巨头的伊利和蒙牛也在筹划进军鲜奶市场。“只要伊利、蒙牛说要做鲜奶,那么也可以邀请它们加入鲜奶的这个联盟。”负责联盟事务的一位人士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