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残疾人证在京首发

作者:李映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12-01 10:31:00

摘要:全国残联信息化工作会暨残疾人信息化服务北京现场会在北京召开,同时,正式启动智能化残疾人证北京发放工作。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映 摄影报道


    11月28日上午,全国残联信息化工作会暨残疾人信息化服务北京现场会在北京召开,同时,正式启动智能化残疾人证北京发放工作。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鲁勇,北京市政府副市长戴均良,中国残联副主席、党组成员吕世明,党组成员相自成,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戴卫及中国残联组联部、北京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各省残联分管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及信息化工作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中国残联党组成员相自成通报了2014年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工作进展情况及2015年工作重点。2015年的重点工作是:基于残疾人需求和状况,启动重点业务系统的一体化建设和应用;创新工作模式,紧密贴近各项业务工作提升服务水平;制定智能化残疾人证技术标准规范,推进试点工作的开展;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信息安全运行环境;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事业统计制度,完成年度统计任务,做好数据发布与服务;推进残疾人网上信息服务,加强服务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进一步推动信息无障碍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与推广应用。
    北京市副市长戴均良在致辞中指出: 北京市委、市政府十分关心残疾人,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在中国残联的指导和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残联与市经信委等多部门协同合作,今天完成了首批卡的发放。这是中国残联的第一张智能化残疾人证,也是“北京通”的第一张卡,对中国残联智能化残疾人证和北京通来说,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下一步,北京市将进一步拓展卡的服务功能,完善卡的服务管理体系,逐步实现残疾人“一卡在手、服务全有”。
    鲁勇同志在讲话时指出,要按照朴方主席、海迪主席要求,把信息化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性基础工程摆在更突出位置来抓。他强调,推动信息化建设不是一个权宜之计,也不是一个应景之策,而是一个需要常抓不懈的重大的基础性战略工程。 
    针对智能化残疾证北京试点工作,鲁勇同志指出,残疾人证智能化是促进残疾人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的必然要求和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十三五”期间的一项重大的基础性工程。智能化的残疾人证能够更准确反映残疾人的基本信息、需求信息和服务信息,使之逐步成为残疾人享受国家基本福利制度和公共服务的有效载体。北京市率先启动了智能化残疾人证的发放工作,这是一个创新之举,相信在北京市创新探索实践中一定能够为全国积累出更具服务保障作用,更具推广价值的成功经验来。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