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长期故事和短期扰动

作者:王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11-15 00:14:00

摘要:资本腾挪驱动股票重估,这是比“世界工厂”更为宏大的投资故事,也是我们战略看多A股的基础。
  中金公司财富研究部 王韧
  资本腾挪驱动股票重估,这是比“世界工厂”更为宏大的投资故事,也是我们战略看多A股的基础。但罗马无法一天建成,年末获利了结、关键点位博弈、赚钱效应消退等短期扰动依然如影随形。相对三季度单边做多,四季度是多事之秋,双向波动在所难免。策略上坚持均值回归和运动作战,挖掘沪港通、亚投行、国企改革、医保招标、环保监管驱动的波段机会。
  在我们的框架里:战略性看多A股不仅靠转型的逻辑,更要靠资本的故事。存量资本腾挪正从三个方向驱动股票资产重估:第一,全球层面,中美博弈引导国际资金两边下注,不同于计划与市场的较量,市场经济博弈的核心在于资本流动,全球配置非中即美为A股市场带来源头活水;第二,国别层面,中国经济正经历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跳跃,这不仅是经济转型的客观需求,也是中美博弈的重要一环,将推动A股估值转向全球逻辑;第三,资产层面,对房屋和黄金的固有信念正在动摇,居民部分资产配置开始从硬资产挪向软资产,这将驱动股票资产重估。即使实体数据变化需要循序渐进,但资本腾挪的“三拐”共振,足以驱动一个较之“世界工厂”更为宏大的故事,也是我们长期看好A股的逻辑基础。
  长期乐观和短期谨慎,其实并无矛盾。我们在战略看多的前提下谨慎地看待四季度市场,因为这是一个长期趋势和短期扰动冲突最为剧烈的时段,市场大概率从单边上涨转为双向波动。虽然趋势性力量会不时地稳定市场和支撑指数,正如10月底以来连续四天的百点反弹,但阻碍短期攻坚的力量也如影随形,并会不断制造与10月中下旬百点调整类似的挫折,短期扰动体现在三个层面:第一,无论实体转型还是资本腾挪,都需要时间兑现,急迫的预期已成为阶段性阻力;第二,技术上看,上证2450一线是熊牛分界的关键点位,重要均线位置的反复博弈是历史常态;第三,风格和结构的快速变化正在降低市场的赚钱效应,再叠加年末落袋为安的季节性扰动,未来1-2个月大概率成为多事之秋。
  最优的应对之道依然是八个字:战略看多,战术机动。战略角度看,指数向上趋势并未改变,所以并不需要逃跑主义;战术角度看,不应对短期波动和调整掉以轻心,需要适当的机会主义。具体策略有两点:第一,不打阵地战,只打运动战。10月以来热点轮动迅速,结构此起彼伏间,固守一地的赚钱效应在缓慢消退,抽出部分仓位追踪结构变化,波段操作,比简单的守株待兔实在;第二,只做均值回归者。双向波动阶段,单边看多或看空都存在风险,可围绕美债收益率、VIX指数、预期验证日程表、国内市场活跃度(成交量和涨停股个数)等指标,密切跟踪市场投资情绪变化,在市场狂热时更加谨慎,而在市场悲观时更加积极,对指数和结构都是如此,低买高卖,获取波动中的收益。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