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地产信托迎来“最难”年关 新政满月规模降至冰点

作者:陶盈舟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11-07 23:53:00

摘要:信托过度依赖于房地产业务副作用正在显现。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陶盈舟 北京报道
    信托过度依赖于房地产业务副作用正在显现。
    继信托产品发行规模连续两个月出现下降后,刚刚过去的10月,集合信托产品新发规模再度降至冰点,根据用益信托的数据,当月发行产品总计491款,发行规模为586.08亿元,而其中,地产信托仅发行51.75亿元,创下今年来的新低,而金融项目则跃居首位,占比达31.39%。
    “仅从数据来看,那么房地产信托规模的速降可能是导致10月数据难看的一个原因,但实际上,发行规模的下滑,主要在于整个经济处于下行状态,加上今年不断暴露出的兑付危机,所以接下来到年末或是2015年,这种放缓的态势都会一直延续。”用益信托分析师帅国让表示。
    在他看来,尽管以往信托公司高度依赖的房地产信托正在经历“最难”的年关,但高收益和长期以来的业务模式又让其短期内不会放弃此类业务,“因为相较于其他业务,房地产的佣金相对更高”。
地产信托不足去年两成
    9月30日央行宣布“认贷不认房”的新标准时,这份被市场寄予“厚望”的房贷新政一度被认为将给低迷的楼市带来一剂强心针。然而伴随着新政满月,房企的信托融资情况不仅并未得到缓解,反而迎来了新的冰点。
    用益信托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10月总计发行的491只产品,产品规模为586.08亿元,同比9月大幅下降了30.21%,而就在2013年10月,这一数字还高达979.58亿元。其中,以往动辄占比排在前两位的房地产类信托则今年内首次跌到末位,仅占当月新发规模的10.38%,而低至51.75亿元的新发规模比起2013年同期的247.95亿元,则大幅锐减了80%。
    恒银基金资深研究员何木泽告诉记者,在经济周期性的调整下,信托融资渠道的收缩是必然的。
    “因为一方面受到房地产市场因素的影响,会导致房地产信托业务出现明显下滑,这也是信托类贷款规模下降的一个主因;另一方面,被认为会起到刺激作用的房贷新政无论是力度还是带来的需求释放,都远低于2008年,所以如果只有当前的政策,那么恐怕难以扭转地产市场的下行趋势。”
    而根据信托业协会11月7日发布的数据,2014年第三季度,信托资产规模在出现平稳增长的同时,增速明显放缓。
    对此,中国信托业协会专家理事周小明认为,这说明了“弱经济周期和强市场竞争对信托业的冲击效应明显加大”。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占比规模和新发数量双双跌至末位,但房地产信托的收益水平却稳居首位,平均收益水平达9.63%。对此,北京一家信托公司的项目经理李伟向记者透露,“地产项目收益率高但规模垫底,因为大家现在对房企的资金链并不看好,信托公司也比较谨慎”,但并不意味着地产信托的项目就不做了,“毕竟,房地产业务除了有抵押物之外,其发行的佣金也更高”,在他看来,面对年关将至各家信托公司集体披露业绩之际,不排除第四季度出现反弹,“主要为了提升业绩”。
    而帅国让也坦言,除了高额的收益使得信托公司不可能放弃此类业务外,由于长期以来的业务模式,房地产信托作为信托业的主营业务之一,很难出现短期内就被替代的情况,所以短期内不可能萎缩。
业绩分化将更显著
    事实上,与地产信托“最难”年关相对应的,是各家信托公司的“艰难度日”。
    根据信托业协会的数据,2014年三季度全行业的经营业绩呈现出增长趋缓的态势,其中,2014年二季度、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20.14亿元、209.81亿元,环比增速为23.22%、-4.69%;而2014年二季度、三季度实现的净利润则分别为127.8亿元、112.54亿元,环比增速为29.97%、-11.94%。
    而在刚刚公布的三季报中,多家信托公司的盈利水平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陕国投A的三季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468.9万元,同比下滑44.80%。而旗下拥有爱建信托的爱建股份在2013年三季度曾凭借爱建信托的出色表现,实现收入4.69亿元,同比增长80.52%,但在今年三季度,爱建股份的净利润同比增长仅有不到2%。
    除此之外,依靠中融信托作为主要盈利来源的经纬纺机三季报业绩也并不理想。中信建投证券的研报更指出,中融信托前三季度收入为35.95亿元,同比下降4.14%,其中,手续费及佣金收入32.31亿元,同比下降7.62%,而导致收入整体下降主要是低回报的通道类产品占比不断加大,导致综合报酬率下降。
    对此,周小明表示,导致信托业经营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信托资产增速持续放缓,增量效益贡献下滑;二是信托报酬率呈现下降趋势,信托报酬的价值贡献下滑。“这说明信托业转型发展所需的内涵式增长方式尚未最终成型,新增长方式下的业务不仅还没有‘放量’,也没有‘放价’,所以,信托业转型发展依然处于伴随着诸多隐忧和挑战艰难前行阶段。”
    不过,并非所有的信托公司都出现了盈利水平的下降,安信信托的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90.95%。对此,李伟认为,盈利水平的下降并不能完全说明信托业整体就向下走,因为面对今年的兑付风险,不少信托公司都将重点放在了处置存续项目上,避免出现新的风险,“而对发行新项目也会更加谨慎,以往的地产项目也提高了门槛,这些都会影响盈利水平”。
    而帅国让则坦言,当前信托公司面临净利增长的巨大压力,以及“泛资管”的深入带来的通道业务的制约,会一定程度上导致信托公司的业绩难以出现前几年的辉煌,“再加上信托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压力,如融资类业务面临转型、禁止第三方代销以及利率市场化等,以及未来信托公司的业绩分化还将愈加明显”。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