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基金逾期“央企”兜底? 有限合伙乱象屡难禁
摘要:很多机构备案,主要是对投资者起到增加信任感的作用,自己并不会因为出现问题受到实际的处罚,“这其实也是行业乱象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
华夏时报记者 周子童 北京报道
一个忐忑的十一长假之后,在深圳的王明(化名)发现自己一年前投入的100万本金还没有到账时,他就意识到自己也不能幸免,“因为几天之前我就听几个投了相同项目的投资者说,钱可能到期给不了了。”
此时,两千公里外的北京,还有很多像王明一样的投资者。“找当初的三方理财,那边说暂时兑不了,让我找北京公司,结果到了北京,偌大的基金公司连个能说话的领导都找不到。”从河北赶来的刘楠(化名)向记者抱怨说。
他们涉及的是2013年9月发起募集规模6亿元的中房联合(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简称中房联合基金)旗下的深圳华南水务-环保基金产业基金项目(下简称华南水务)。10月17日,中房联合基金发布公告正式宣布项目延期兑付。但令人疑惑的是,在多份推介材料上,这家基金公司的说明都显示,由中房集团联合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中房联合集团)发起设立,隶属于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下简称中房集团),而几个月前,被曝出涉嫌非法集资的华融普银同样隶属中房联合集团,也同样出现过中房集团的影子。
除此之外,另一家中合泰富信达基金无论是办公地址还是电话,均与中房联合基金完全一致,那么,到底是号称“央企背景”的中房联合基金遇到了“李鬼”,还是,这两家公司本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央企兜底”难逃延期命运
10月17日,迟迟拿不到中房联合基金“华南水务”项目本金的投资者终于等来了一纸公告——原本应于月初兑付的深圳华南水务-环保基金产业基金项目宣告正式延期。
根据中房联合基金的公告,项目在临近兑付期出现延期的原因,一是因为在宏观经济调控下,银行收紧信贷,导致项目方及旗下的水厂信贷放款无法如期发放;另一个是原并购方流程尚未完成,导致出现延期兑付。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根据2013年9月多家理财平台上发布的产品信息,中房联合—深圳华南水务集团环保基建产业基金的资金用途是用于深圳市华南水务集团项目的收购、扩建及对部分项目完善建设及升级改造等。基金规模预计为6亿元,其中优先级和劣后级均为3亿元,存续期 12 个月,预期年化收益率分为11%和11.5%两档。
无论是王明还是刘楠,在他们的描述中,这款私募股权性质的产品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当初理财经理信誓旦旦的“央企兜底”。“当时销售告诉我,这个产品几乎没有任何风险,因为一共6亿的规模有3亿是由中房联合基金自己投入的,作为劣后级资金,认购次级受益权份额,为的就是能够把控风险。”刘楠说。
而在公开的推介材料上,该项目的亮点也的确被注明:基金管理方实力雄厚,具备央企背景,且所投项目自有资金投入 3 亿,总规模6 亿,对投资者的本金提供安全保障措施。与此同时,除了关联公司提供的商业抵押担保外,中房联合基金还对投资人的本金、收益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当基金退出时,有三种方式,一是深圳市华南水务集团所有营业收入、政策补贴收入作为偿还;二是上市公司北控水务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HK00371)对深圳市华南水务集团股权及相关资产进行溢价并购实现退出;三是中房联合基金溢价回购有限合伙人股权实现退出。
对此,刘楠坦言,既然原并购方流程没有完成,那中房联合基金为什么不能拿出当初劣后的部分对投资者先行兑付?“这样延期的话,等于当初所谓的本金安全垫付保障毫无意义,形同虚设!”
随后,记者先后数十次拨打中房联合基金所谓“保证畅通”的联系电话,却始终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根据在延期公告上的承诺,中房方面将对所有投资人延期3-6个月,并按照约定的原12个月年化预期收益基础上增加收益,如延期3个月延期期间增加年化1.5%的收益,延期6个月,延期期间增加年化2%的收益。
但王明对此并不乐观,他告诉记者,华南水务项目现在到期的只是一部分,因为当初的募集完成时是2013年11月23日,所以,后续还将有尚未到期的投资者无法得到兑付,“到时候都是一一往后延期吗?延期就一定能兑付了吗?”更何况至于这个项目是否只募了6亿,王明说他们并不清楚。
有限合伙乱象屡禁不止
事实上,尽管目前中房联合基金对于华南水务项目给出了延期兑付并提供收益的“书面保证”,但似乎并没有打消投资者的疑虑。
根据一份投资者出具的由中房方面提供的收款确认函,记者注意到,这是一份由惠东县鑫兴达信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向中房联合基金出具的2.93亿元的收款确认函,收款时间是2013年9月30日至2013年11月21日。
但是对这份接近3亿元的借款,惠东县鑫兴达信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办理的股权出质登记,却只有30万元的股权质押。“如此悬殊的差距。难道基金管理人就注意不到?”王明表示。因为中房给出的材料显示,同一天,另一家达信水务管理(惠州)有限公司对于中房基金的1.8亿元资金,给出的出质股权数额是1000万港元,其中出质股权所在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港元,出质股权占所在公司100%股权。
令人疑惑的是,这两家公司在此前基金募集时以及该项目的半年度管理报告上,都从未出现,且无论是给出的1000万港元还是30万元人民币的出质股权数额,都远远不够获得上亿元借款的水平。更重要的是,惠东县鑫兴达信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出具的30万元股权出质设立登记通知书,日期为2013年11月12日,而截至11月21日,中房联合基金还在持续为其汇款,且并未提供新的股权出质设立登记通知书。
除此之外,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中房联合基金其实与几个月前被曝出非法集资近40亿元的华融普银有着剪不断的关系。
根据官方网站上的公司简介,“中房联合基金” 的团队成员来自于境内外知名的地产基金、房地产开发企业、银行、信托、律所等行业机构,但对关键的公司隶属并未提及。
而在投资者提供的推介材料以及网上公开的资料中,中房联合基金的说明是:由中房联合集团发起设立,专注于中国房地产市场投资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其隶属于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注册资金5000万。而其所属的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第一家全国性房地产企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中央国有大型企业。
早在今年5月曝出的华融普银非法集资案中,多达上千名兑付无望的投资者也一度将目光投向了华融普银所谓的母公司——中房联合集团,因为在最初华融普银的基金产品推介材料中,中房联合集团是一家拥有央企背景控股的基金公司,原因就在于其参控股企业有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
这恰好与中房联合基金的“央企”背景相一致。此前在华融普银兑付事件中,时任中房联合集团董事长的赵安稳虽然否认了与华融普银的关系,但却表示自己愿意以个人名义为华融普银筹资兑付。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涉及共同的母公司中房联合集团外,无论是华南水务的投资者还是此前华融普银多个项目的投资者,都曾向记者提及另外一家基金公司——中合泰富信达基金,按照投资者王明的说法,“中房联合基金和这个公司就是两个壳子,一套班子。”
而在中合泰富信达基金的网站上,无论是办公地址还是联系电话,甚至是部分的公司简介,几乎与中房联合基金如出一辙,其产品介绍中,也同样出现了华南水务项目。即便是网站上公布的证监会备案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证书,这两家公司的登记时间也仅仅时隔一个月。
根据此前华融普银投资者的说法,之所以会出现两家公司一套班子的情况,是因为原华融普银的不少员工在销售完山东高速项目后,很多就去了中合泰富信达基金。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虽然已经出台了《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试行)》,对包括私募基金的备案、人员管理、信息报送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但并没有规定对于违规操作的处罚。”北京一家私募机构的研究员李阳告诉记者,所以很多机构备案,主要是对投资者起到增加信任感的作用,自己并不会因为出现问题受到实际的处罚,“这其实也是行业乱象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