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东请辞吉利 或重返上汽-通用系
华夏时报记者 寇建东 北京报道
在吉利供职两年后,孙晓东选择了离开——尽管吉利的官方说法是,孙将“继续担任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负责品牌、市场和产品战略规划工作,主管战略市场部”,但熟悉孙的人都知道,他并不会安心于这一“闲职”。很有可能,孙晓东将重返上海,回到他更为熟悉的上汽-通用,毕竟,那里有他打下的一片天地。
孙晓东是2012年9月加盟吉利的,在此之前的一年中,他曾任职PSA标致-雪铁龙亚洲产品规划和市场战略总监。而在转战PSA标致前,孙晓东凭借高超的营销手法,一举赢得了通用系“营销达人”的美称——戏称自己是“操盘手”的他,曾带领他的营销团队让上海通用保持国内销售第一宝座长达三年之久。
在2012年9月加盟吉利后,孙晓东的头衔是吉利副总裁,主管战略规划——这和10月22日晚间吉利发布的有关孙的最新任命如出一辙——但大多数时候,他只是吉利董事长李书福的幕后高参。直到去年5月,吉利最新的人事任命下达,孙晓东接替刘金良担任吉利销售公司老总。
也就是从那一天起,孙坐在了火山口上,并为一年半后今天的离开埋下了伏笔。彼时的吉利,正处于战略转型期的关键阶段,此前,在完成“老三样”(美日、豪情、优利欧)向“新三样”(远景、金刚、自由舰)产品切换后的吉利,一口气推出了帝豪、全球鹰和英伦三大子品牌,销售网络也一分为三。但由于自主品牌事实上缺乏的研发基础薄弱、产品储备不足的现实,彼时吉利的这一战略规划显得过于激进。
面对这一现状,在执掌吉利销售大权后,孙晓东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有效地管理现有经销商队伍、全面梳理现有产品架构和调整吉利难以为继的多品牌战略。
今年3月初2014款GX7的上市,正是吉利销售体系变革的开始,也标志着酝酿已久的吉利多品牌回归战略拉开了大幕。“如果还是用三个品牌(指帝豪、全球鹰和英伦)进行品牌传播,资源会很浪费。”虽然没有正面回应整合三个子品牌、回归吉利母品牌的“敏感”话题,但孙晓东给出了恰当的解释,并笑称“你懂的”。
一个多月后的北京车展上,业界“读懂”了孙晓东的路数——吉利将推出包括FE平台、CMA平台以及KC平台在内的三大全新平台架构,并将在2015年和2016年密集推出多款新车。
然而,市场却没给孙晓东留下太多时间。就在孙晓东接棒吉利销售大权的四个月后,自主品牌在国内突遇寒流,开始了自2013年9月至今年8月的市场份额的12连降。大环境如此,对孙晓东更为雪上加霜的是,在此期间,虽有改款GX7及今年7月新帝豪EC7的上市,但却没有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新车。在当下并不成熟的国内汽车市场,新车型的投放仍是拉动销量的重要助推力。
2014年上半年吉利汽车销量急剧下滑几近三成,让孙晓东感到了压力。“我不怕销量下降。”7月新帝豪EC7发布会后,孙晓东点燃了一支烟,狠狠地吸了一口,说,“市场有波动是很正常的事情。产品也有它的生命周期,这也很正常。”不过颓势仍在继续。最新的销售数字显示,今年前9月吉利汽车总销量27.41万辆,同比下降27%。
“孙总(孙晓东)是值得尊敬的。”有吉利内部人士评价称,他是个英雄式的人物,不管多难,依然激情不灭,“颇具职业范儿”。
尽管有如此高的评价,但面对包括吉利在内的自主品牌所面临的残酷现实,孙晓东仍承担了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也让他萌生了退意。“孙总现在还在吉利,但肯定会离开。”上述吉利内部人士透露,孙或许会重返上海,“陈虹(在今年5月)就任上汽董事长后,一直力邀孙晓东。”
重返上汽-通用系,对孙晓东来说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那里有他更为熟悉的土壤。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