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51%保险信托投资集中于不动产 监管层严防险资接盘

作者:叶琪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10-22 23:23:00

摘要:随着保险机构的信托投资一路高歌猛进,过度集中的资金流向开始让监管层警惕其中的风险。
华夏时报记者 叶琪 北京报道
    随着保险机构的信托投资一路高歌猛进,过度集中的资金流向开始让监管层警惕其中的风险。
    保监会近日专门针对险企投资信托产品发布首份检查通报。通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保险公司累计信托投资余额280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4.5%,其中有1430亿元险资投向不动产信托产品,占信托投资总额的五成多,为此监管层做出风险警示。
    “面对不断变窄的融资渠道,险资可能正成为房地产行业一个新的资金来源。”一位不愿具名的国泰君安分析师指出。但在我国金融市场打破刚性兑付的大势所趋下,显然谁也不想成为最后的接棒者。
不动产投资
占据半壁江山
    保监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78家保险公司(集团)共投资信托计划739笔,2805亿元的累计投资余额占当季度末保险行业总资产的2.99%,前两个季度的增长率分别为 41.3%、 37.7%。
    但部分公司投资增长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如太平洋人寿、太平养老、都邦财险、太平人寿、工银安盛、华夏人寿,二季度末投资余额与上年末相比,增长率均超过400%。并且部分公司投资余额占其自身总资产比例较高,如紫金财险、昆仑健康、中石油专属财险、天安财险、百年人寿,二季度末占比均超过17%。
    保监会表示,总体看来,保险资金投资信托总体规模占行业总资产份额较小,且主要为信用等级较高的AAA级产品,风险基本可控,但是仍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风险,主要表现在投资规模增速快、投资集中度较高、关联交易存在风险、基础资产不明确、信用评级机制不完善几方面。
    显然,不动产信托产品投资集中度较高是监管层最重视的一大风险。“不动产价格下行可能引发偿付能力风险。”保监会资金运用监管部市场监管处处长贾飙近日在中国精算年会上表示,“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比例同比下降6%,房地产价格现下行趋势。从目前来看,房地产拐点肯定是形成了。保险机构也面临经济下行之后,房地产新常态的问题。房地产新常态,就是保险公司的房地产投资要做出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
    据统计,近51%的信托投资集中于房地产和基础设施等不动产领域,其中,合众人寿、国华人寿、百年人寿、信泰人寿、永安财险、前海人寿、紫金财险、正德人寿等公司相关投资占其信托投资的比例均在90%以上,泰康人寿、太平人寿、建信人寿、长城人寿等公司相关投资占比在80%-90%,生命人寿、中华联合财险、安诚财险、工银安盛、利安人寿等公司相关投资占比在60%-80%。
    “个别险企不动产投资较为激进,占比超过20%。部分公司通过不动产评估增值形势,直接增加盈利和偿付能力。”贾飙指出,监管部门已经给相关公司一个严格约束,给了窗口指导,暂停公司不动产投资的监管措施。
    而除了基础资产集中,还出现了交易对手集中的现象。统计显示,近60%的信托计划由上海国际信托、建信信托、平安信托、中信信托、中诚信托和华能贵诚信托6家信托公司发行,其中部分保险机构投资一家信托公司发行产品规模占其信托投资的比例过高,最高的达到了76%。
    “信托产品对于保险公司会是一把双刃剑。”上述国泰君安分析师认为,由于传统人身险产品定价利率的放开和对于非标准信贷资产投资限制的逐步放开,信托产品自身风险回报属性和长期限的特征对险资较有吸引力,此外在银监会加大力度收窄表外业务和行业不景气的环境下,银信合作已经正在经历空前的监管阻力,因此险资被视为一个有效的资金来源。
监管频出手
防信用风险
    为避免成为最后的接棒者,保监会今年以来一直在对信保合作监管加码。
    今年5月,保监会下发《关于保险资金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保险资金投资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基础资产限于融资类资产和风险可控的非上市权益类资产。其中,固定收益类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其信用等级不得低于国内信用评级机构评定的A级,或者相当于A级的信用级别。
    8月,保监会对保险机构所投信托计划进行排查,计划对有风险隐患的信托产品增设一道风险评级的内部防火墙。
    9月29日,保监会发布《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编报规则——问题解答第24号:信托计划》,保险资金投资信托计划的偿付能力认可,较此前的标准下降了5个百分点。“由于偿付能力充足水平是保险公司有效监管工具,我们相信保监会此举是为了降低险资对信托产品投资的增速以及希望看到险企在投资信托产品时变得更为谨慎。”上述国泰君安分析师指出。
    事实上,随着投资信托计划额度急速上升,保险公司自身对相关信用风险的积聚也所有警觉。“投资新政出台后很多公司都开始调整资产配置,所以除了提高投资收益的原因,信托投资规模的扩大应该也与之前的限制有关。其实一般来讲这方面保险公司对安全性的要求还是很高的,收益率并不见得就是首要的考虑。只要是认可的优质项目,实际提出的收益率要求并不高,很多也就7%左右。”一家保险资管公司风控合规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这在一位信托公司业务人士处得到证实,“和保险公司谈合作不容易,对项目的评级、担保的要求高,有的地产项目就算超过9%,他们也是不敢接的。”不过,他也透露,也有保险公司今年对集合信托产品的收益率要求是步步上涨,刚开始坐下来谈就可能开口10%。
    一边是信托行业的求“钱”若渴,一边是保险资金对安全性和收益率的苛刻要求,因此保信合作开始出现“量身订做”的新形式——信托公司先与保险公司谈好合作意向,再按照保险公司的标准去找到符合要求的项目。“可能这也是出现交易对手集中的一个原因。从开始谈合作到具体项目的落实周期并不短,对双方都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上述信托公司业务人士指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