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期货去散户化凶猛

作者:叶青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08-20 22:04:00

摘要:机构大资金的入场正不断蚕食小资金的生存空间,散户投资者在市场上生存已经极为艰难。
华夏时报记者 叶青 北京报道

    近日,证监会在向部分期货公司、券商下发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中提出,将分散在不同机构以不同载体出现的资管产品纳入统一管理框架。这意味着,期货公司资管将与券商资管、基金专户等站在同一平台上竞争。
    与此同时,该《办法》说明还特别强调,将放开期货公司资管“一对多”业务限制,允许期货公司非公开募集多个客户的资金开展资管业务。在大资管时代背景下,专业的机构投资群体正在不断壮大,今年一些大型期货公司资管规模增速空前,券商、基金、信托等涉足期货领域的理财产品不断蜂拥而出。
    机构大资金的入场正不断蚕食小资金的生存空间,散户投资者在市场上生存已经极为艰难。
散户遭遇“绞杀”
    “今年以来,期货市场上不少品种波动幅度极大,特别是秒杀行情接二连三的发生,如前期的豆粕、PTA以及鸡蛋期货的暴涨暴跌的行情,都是机构在利用自己的资金优势,利用近远月的基差绞杀资金规模较小的散户。” 上海某私募张经理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表示,有些品种的日内行情确实让散户无所适从。
    长期以来,我国期货市场中机构投资者所占的比例较低,个人投资者所占的比例过大。然而,随着资管业务的蓬勃发展,国内期市投资者结构也在悄然发生着转变。截至今年6月30日,股指期货、国债期货市场共有机构客户252家,机构产品账户2262个,开设交易编码3094个,涉及券商、期货公司、基金公司、机构,除银行外基本都已参与。
    今年以来,无论从产品的发布规模,还是发布产品的速度上来讲,都可以称之为“期货资管元年”。据了解,广发期货资管业务增势迅猛,今年5月突破5.8亿元,目前已接近16亿元大关。在已发行的资管产品中,自主策略类产品规模超过14亿元,其中单只产品规模从去年年末的1亿元扩大至3.6亿元,这些产品目前的平均年化收益15%-20%,最大回撤不超过3%。
    然而,作为去年的期货资管“冠军”,永安期货运用自主策略管理的基金专户规模已远超公司“一对一”资管账户规模。据了解,永安期货目前的“一对一”资管产品规模超过6亿元,而其管理的基金专户产品规模已接近20亿元。机构账户的蓬勃发展意味着大资金的入场正在逐步挤压小资金的生存空间。
    虽然现在期货公司发行产品越来越多,不过对此民生期货市场发展部副总经理屈晓宁表示,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期货资管依旧在借道出行的阶段。由于期货公司本身的资管团队分化很严重,大多数以量化交易和基差交易为主,并且投资经验较少,更多的是在自身模型上面进行实盘操作。
    屈晓宁认为,相比资产管理公司的劣势明显,主要原因就是资产管理公司大多是有过实盘交易,并且在不断交易中形成体系的人员组成。期货公司的资管则属于纸上谈兵的艰难前行。另外,现在期货公司自身的产品组合偏单一,从现有的公布盈利的部分平台看,正收益产品还是少数。
    “现在国内的资产管理业务,还是以资产管理公司为主,其CTA按投资风格分类的话,总共分为投机和套利对冲两种。由于受交易团队素质不同所限,其盈利能力差别也很大,不过整体收益率在10%-20%左右。这个收益率也就刚刚及格。期货公司的资管后台优势,应该能够发展更快。因为很多事务,如研究和风控可以外包给期货公司。”上海某私募张经理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表示。
积极备战资管一对多
    据了解,《办法》将券商、基金和期货的私募资管计划可投资范围扩大,几乎涵盖所有场内产品,包括但不限于现金、银行存款、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资产支持证券、期货、期权及其他金融衍生品等,上述机构可以通过两种形式来开展业务,分别为单一客户和特定的多个客户。
    “一对多意味着期货公司资管将与券商资管、基金专户等站在同一平台上竞争。这对于处在起步阶段的期货公司资管业务来说,既是机遇,又充满了挑战。此前期货公司若想接受多客户委托,管理人只能借助其他资金募集平台来操作,而如果期货公司自身的一对多获批,那将开启真正期货公司资管的出海口。”屈晓宁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过,回顾十几年来,监管层对于期货市场的严格监管,由于期货公司受到不许做单的管束,期货公司的资管团队盈利能力在哪里?这不是说搞就能搞的,交易团队还是需要时间来建立。在期货资管业务开启至今,这些疑问一直在业内不断被讨论着,甚至有人认为,大的期货公司因为合规要求严格,交易能力可能不如小的资管公司。
    对此,南华期货战略部总经理王勇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远期看,现在资管业务的发展,对期货市场交易下降有益处,可以提高期货市场交易量。不仅发行的产品类型得到了丰富,市场资金流变得充分,而且也可以降低期货公司间同质化竞争的进一步恶化。
    王勇认为,如果一对多的细则能够落实,期货公司的业务线就开始清晰起来了,纵向的总部业务能力比拼就开始了,产业开发可能会退出一般营业部的领域,但是,核心营业部可能还会保留,营业部机构开发更多地指向产品的合作,营业部作为网络金融的营销服务器的职能会逐步体现。因此,以往传统的一个人加上个包包就能找客户的时代结束了,要依托公司了,公司是不是花架子,这回见真佛了。
    南华在资管方面自组织调整后,业务进展很快,首开先河的是深圳,将资管重点放在深圳,也是应对一对多的开闸。另外,深圳也是南华的策略中心。由于南华资管产品类型还是比较多的,所以与券商、基金的合作,产品也不少,今年截止到上个月,新产品顺利发出的不少于9个亿。
    与此同时,业内人士认为,对于期货公司要改变以往的营销方式,营业部要柜台化、终端化,以销售产品为核心,忽悠客户开户的事情可以避免了。期货公司研究所研发报告应该倾向于产品化,总部没有产品,营业部就吃不上饭了。期货公司的经营组织方式也要改变,大公司的区域总部要弱化,影子总部需强化。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