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在华市场迎考
华夏时报记者 金雪 北京报道
8月7日,广汽三菱劲炫ASX超越版在京正式上市发售。“本次上市的劲炫ASX超越版在原有2.0L自动两驱精英版车型基础上进行了一定幅度升级,售价16.98万元人民币。”上市发布会现场,广汽三菱副总经理杜志坚宣布。
本报记者获悉,新劲炫ASX超越版车型,先期将在北京市场进行销售,时机成熟后有望引入全国市场。
顺水行舟
22个月前,由广汽集团、三菱汽车工业株式会社和三菱商事株式会社三方持股的广汽三菱合资公司正式成立。合资公司成立当天,广汽三菱首款车型劲炫ASX正式下线;而后,广汽三菱第二款车型帕杰罗·劲畅如约推入市场。
22个月后,劲炫ASX超越版正式投放。这也就意味着,广汽三菱在2010年广州车展宣布正式上市的劲炫ASX的五款车型配置中,又增加了一款。
“新增加的超越版介于两驱精英版与两驱豪华版之间。”杜志坚介绍。而在广汽三菱的期待中,介于原两驱精英版15.98万元和两驱豪华版17.48万元的官方指导价之间,新加入的定价为16.98万元的超越版车型,或将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也因如此,广汽三菱将劲炫ASX超越版的先期销售市场划定为北京市,并计划在北京市上市发售,待时机成熟后再考虑推向全国市场。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策,在杜志坚看来,北京市场受限于摇号政策的影响是一大原因。“在北京市场,车辆号牌资源稀缺,人们在购车时更倾向于购买配置更高、更有档次的车型,而新劲炫ASX超越版在诸多方面更能满足京城年轻消费者的需求。”杜志坚说。
不仅如此,北京地区特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因而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北京素有车市风向标之称,因此新劲炫ASX超越版试水北京成功后,更有向全国市场进行推广的可能。”
而之所以选择将劲炫ASX车型配置完善,也因其在三菱在华产品矩阵中的重要位置。在作为广汽三菱首款国产车型上市前,劲炫一度成为三菱在华进口车型中销量最高的车型——2011年,三菱进口车型累计销量为2.7万辆,而ASX劲炫占据近1万辆,占其整体销量的近四成比例。
事实上,国产之后,劲炫ASX也并未令广汽三菱失望——上市以来,劲炫ASX一度逼近5000辆月销量大关,进入2014年以来冲劲更高,上半年销量25527辆,同比增长超过100%。
重心转移
至此,尽管未有新车型增加,但广汽三菱旗下车型配置也正趋向完善。
“未来广汽三菱将会推出一款混动车型的SUV,不仅如此,还将会引入三菱iMiEV电动车型在湖南长沙做小范围的试运营。”杜志坚透露,新能源车型方面,广汽三菱将会大力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与纯电动车型,并且将投放一款电动车型在长沙进行小范围的试运营。“广汽三菱的合资自主品牌也在酝酿当中。”杜志坚补充道。
国产产品矩阵进一步扩充之时,三菱在华南北两家合资企业——东南三菱和广汽三菱的平衡地位也正在打破,开始有所偏重。
日前,三菱汽车社长益子修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三菱在中国将不再发展进口车业务,未来在中国的重心将放在广汽三菱。”
在益子修看来,停止进口车业务的根本原因,是期望三菱在华业务更加专注。益子修称,“三菱在中国不再更多地发展进口车之后,希望广汽三菱的产销量能够尽快达到13万辆,并且在5年内达到20万至30万辆。”
这样的战略转移也已在市场层面有所表现。数据显示,今年1-6月份广汽三菱累计销量为2.95万辆,同比增长110.46%,占据三菱汽车在华销量的85%以上。这也就意味着,三菱在华销量中,东南三菱的占比低破15%。
“我们会不断扩充在广汽三菱投放的SUV产品。但与此同时,在近2——3年也会随时关注中国市场的需求,考虑是否要导入轿车产品。”益子修说。
这也与正强劲增长的SUV市场环境有关。今年上半年,国内SUV车型累计销售182.34万辆,同比增长37.12%。广阔的发展空间之下,广汽三菱产能建设也正跟紧脚步——今年2月,广汽三菱长沙生产基地产能扩建项目正式竣工,年产能由“长丰时代”的5万辆提升至13万辆。“预计在2015年广汽三菱的产能将达到30万辆。”杜志坚表示。
不过,从2013年广汽三菱43035辆销量及2014年广汽三菱68000辆销量目标来看,与益子修“5年内达到20万至30万辆”的规划数字仍有很大距离。接下来,正成为三菱在华“主角”的广汽三菱,任务将更重。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