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守正出奇 剑指中间

作者:王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08-09 00:00:00

摘要:指数涨太急,必然有短期休整需求。但利好无法证伪,利空无法证实的时间段,行情未到结束时,维持下半年优于上半年,而三季度强于四季度的基本判断。
中金公司财富研究部 王韧
    指数涨太急,必然有短期休整需求。但利好无法证伪,利空无法证实的时间段,行情未到结束时,维持下半年优于上半年,而三季度强于四季度的基本判断。 
    短期有休整,趋势仍乐观。短期市场最关注两个问题:第一,急涨之后是否会有调整;第二,市场趋势是否会再度改变。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们认为市场从小步慢跑转为快马加鞭后,出现短期休整理所当然,尤其在外围市场出现调整,中报风险并未消除的约束下,阶段性消化整固有助于行情的延续深化;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们维持下半年优于上半年,三季度强于四季度的基本判断,三季度是股票定价诸要素同步改善的时间段,实体经济回报率改善(经济企稳回升)、无风险利率下行(央行类扭转操作)、风险溢价下降(改革路径逐步清晰)的三拐共振足以支撑指数,行情未到结束时。
    证实或证伪之前都美丽。预期博弈角度看,利好无法证伪,利空无法证实的时段才是股价演绎的最佳舞台。7月行情正是这一规律的完美演绎:限购逐步松动,不管最终有无效果,地产及其产业链至少闻风而动;外资加仓传闻甚嚣尘上,虽然无法证实,也无从证伪,莫须有足以驱动大象起舞;国企改革和混合所有制开始试点,虽然细节并无定数,但不妨市场遐想炒作;沪港通逐步逼近10月计划启动日期,朦胧的利好兑现预期不断挑拨市场神经。预期不息,行情不止。
    宁汉合流,转战中间地带。市场的结构特征源自资金的结构偏好。与2012-2013年的成长股独角戏不同,2014年开始,伴随产业资本、量化资金、外部资金等多元化资金的进入和壮大,A股市场的资金来源呈现出平行分割状态:传统资金依然热衷于追涨杀跌,偏好于那些高股性的公司;而新加入的资金因为有大类资产配置的牵引,所以更多关注股票的内在回报率,即所谓债性。资金来源结构的变化驱动了行情结构特征的转移,2014年的市场基本是强债性和高股性的共舞:一方面,部分高股息、低估值的确定性品种开始获得稳定回报;另一方面,题材新颖、故事较大的高股性品种仍然是资金博弈的焦点。但目前这种平行分割的市场正逐步走向合流:对那些青睐债性的资金,伴随低估值蓝筹股从小步慢跑转向快马加鞭,其风险偏好开始逐步提升;而对于那些偏好股性的资金,伴随今年以来成长股的大起大落,其风险偏好又趋于下降。由此那些原本夹在强债性和高股性之间被选择性忽视的中间地带,开始成为配置上的相对洼地。
    守正配蓝筹,出奇看主题。消费蓝筹股和白马成长股无疑是中间地带投资的核心品种:横向比较,其成长性和估值水平介于大盘蓝筹股和小盘概念股之间,论债性,比不上大盘股;论股性,比不上小盘股;所以前期被选择性忽视;纵向比较,其估值已处在历史低位,相对于业绩复合增速普遍有所折让,且下半年存在一定估值切换空间。伴随资金偏好的合流,该类公司大概率在未来明显受益。机动性的资金配置则仍可以围绕主题热点展开,传统领域看政策落地,新兴领域看深蹲起跳,前者包括沪港通折价和国企改革概念股;后者涵盖集成电路、国防军工、电动汽车等主题。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